正須裹飯來,濯足水三尺
出自宋代毛滂《暑雨蒸溽奉王元規(guī)學士》:
老火尚未偃蹇,稚金殊踧踖。
雨如甑笠汗,但作氣蒸赫。
思君屢欲往,露頂不可幘。
坐懷屋漏下,蝸牛頗爭席。
屋漏人自佳,泥沙臥圭璧。
我衰了無營,飽睡夢書策。
家貧苦無書,豈復有漂麥。
不了湯餅事,可致萬錢客。
正須裹飯來,濯足水三尺。
注釋參考
裹飯
(1).謂包裹著飯食送人解餓。語出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 子輿 與 子桑 友,而霖雨十日。 子輿 曰:‘ 子桑 殆病矣!’裹飯而往食之。”后遂用作稱頌友情的典故。 唐 韓愈 《贈崔立之》詩:“褰裳觸泥水,裹飯往食之?!?宋 王安石 《張明甫主宿明日遂行》詩:“何時復能還,裹飯 冶城 側(cè)?!?金 麻革 《云中夜雨》詩:“明朝誰裹飯,萬一使君憐。”
(2).謂攜帶飯糧以備服役或遠行。 宋 王安石 《游土山示蔡天啟秘?!吩姡骸皵繒兑履遥堧S藥笈?!?清 黃宗羲 《御史余公墓志銘》:“ 封 與 延津 接壤,郵置錯互於百里之外,裹飯受役,民甚苦之?!?/p>
濯足
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 滄浪 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; 滄浪 之水濁兮,可以濯我足。”本謂洗去腳污。后以“濯足”比喻清除世塵,保持高潔。 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》:“退不終否,進亦避榮。臨世濯足,希古振纓?!?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泛湘江》詞:“濯足夜灘急,晞髮北風涼?!?/p>
三尺
三尺 (sānchǐ) 指劍,劍約長三尺,故以“三尺”為劍的代稱 sword 指法律。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法律為“三尺法”,簡稱“三尺”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-foot bamboo strips 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毛滂名句,暑雨蒸溽奉王元規(guī)學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