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枝歌舞新教成,凄怨傳得三巴聲。
出自宋朝陸游《十月九日與客飲忽記去年此時(shí)自錦屏歸山南道》
去年縱獵韓壇側(cè),玉鞭自探南山雪。
今年痛飲蜀江邊,金杯卻吸峨眉月。
竹枝歌舞新教成,凄怨傳得三巴聲。
城頭筑觀出云雨,峨眉正與闌干平。
酒酣詩就擲杯去,醉蹋玻璃江上路。
懸知幽澗斷橋邊,已有梅花開半樹。
注釋參考
竹枝歌
即竹枝。 唐 劉商 《秋夜聽嚴(yán)紳巴童唱竹枝歌》:“思?xì)w夜唱《竹枝歌》,庭槐葉落秋風(fēng)多。” 宋 晁補(bǔ)之 《迷神引·貶玉溪對(duì)江山作》詞:“怪《竹枝歌》,聲聲怨,為誰苦?”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回生》:“《竹枝歌》唱的女郎蘇,杜鵑聲啼過 錦江 無?”參見“ 竹枝 ”。
新教
基督教的一派。是十六世紀(jì) 歐洲 宗教改革運(yùn)動(dòng)中脫離天主教而產(chǎn)生的各個(gè)新宗派的統(tǒng)稱。與天主教、正教并稱為基督教三大派別。在 中國 ,通常稱為基督教或耶穌教。
凄怨
猶哀怨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采菱歌》之三:“暌闊逢喧新,悽怨值妍華,秋心不可盪,春思亂如麻?!?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夫妻事既可傷,文亦悽怨?!?宋 賀鑄 《羅敷歌》詞:“東亭南館逢迎地,幾醉紅裙,悽怨臨分,四疊《陽關(guān)》忍淚聞!”
哀怨。 唐 李紳 《悲善才》詩:“ 南譙 寂寞三春晚,有客彈弦獨(dú)凄怨?!?宋 吳坰 《五總志》:“鄰舟一男子,遇月色明朗,即倚檣而歌,聲極凄怨?!?清 龔自珍 《水龍吟·題家繡山<停琴聽簫圖>》詞:“兩下衷情低按,者沉吟償他凄怨?!?/p>
猶哀怨。 唐 沉亞之 《湘中怨解》:“有彈弦鼓吹者,皆神仙娥眉,被服煙霓,裙袖皆廣長,其中一人起舞,含嚬凄怨?!?/p>
三巴
(1).古地名。 巴郡 、 巴東 、 巴西 的合稱。相當(dāng)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東的大部地區(qū)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巴志》:“ 建安 六年, 魚復(fù) 蹇允 白 璋 爭 巴 名, 璋 乃改 永寧 為 巴郡 ,以 固陵 為 巴東 ,徙 羲 為 巴西 太守,是為 三巴 。”《資治通鑒·晉安帝元興三年》:“ 玄 以 桓希 為 梁州 刺史,分命主將戍 三巴 以備之。” 胡三省 注:“ 三巴 , 巴郡 、 巴東 、 巴西 也。 杜佑 曰: 渝州 ,古 巴國 ,謂之 三巴 。以 閬 、 白 二水東南流,曲折三迴,如‘巴’字也?!?/p>
(2).多泛指 四川 。 唐 楊炯 《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》:“遵 文翁 之遺訓(xùn),學(xué)富 三巴 。” 明 施敬 《巴陽夜泊》詩:“獨(dú)棹 三巴 夜,秋高片月孤?!?黃鈞 《自成都?xì)w舟中作》詩:“久客 三巴 事可哀, 錦江 七月放船回?!?/p>
陸游名句,十月九日與客飲忽記去年此時(shí)自錦屏歸山南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穿梭飛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