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貫休《曹娥碑》
高碑說爾孝應(yīng)難,彈指端思白浪間。
堪嘆行人不回首,前山應(yīng)是苧蘿山。
注釋參考
行人
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(fā)露,瓚亦梟夷,故使鋒芒錯縮,厥圖不果?!度龂萘x》 行人駐足聽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不回
正直,不行邪僻?!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,求福不回。” 高亨 注:“回,邪僻。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?!薄逗鬂h書·侯霸傳》:“﹝ 霸 ﹞在位明察守正,奉公不回。”《新唐書·郗士美傳》:“﹝ 士美 ﹞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,處事不回,為宰相 元載 所忌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用直篇》:“行高而不回,言危而不遜。”
應(yīng)是
(1).料想是;應(yīng)當(dāng)是。 唐 李白 《清平樂》詞:“應(yīng)是天仙狂醉,亂把白云揉碎?!?宋 蘇軾 《卜算子·感舊》詞:“莫惜尊前仔細看,應(yīng)是容顏老?!?明 劉基 《題宋子章效米元暉山水圖》詩:“應(yīng)是前后身,神會造化跡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呋兀骸皳?jù)此一説,自然應(yīng)是父親更重。”
(2).凡是,所有。
苧蘿
(1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諸暨市 南,相傳 西施 為此山鬻薪者之女。見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陰謀外傳》。 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微行》:“常笑 吳王 非好色,不曾親到 苧蘿村 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回:“非有 卞和 之明,不能識 荊山 之璧;非有 范蠡 之智,不能進 苧蘿 之姝?!?/p>
(2).用為 西施 的代稱,或泛稱美女。 宋 賀鑄 《小重山》詞:“正節(jié)號清狂。 苧蘿 標(biāo)韻美,倚新妝?!?/p>
貫休名句,曹娥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