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草遍池臺(tái)
出自宋代仲殊《定風(fēng)波(四·沈內(nèi)翰宅百花堆)》:
南徐好,溪上百花堆。
宴罷歌聲隨水去,夢(mèng)回春色入門來。
芳草遍池臺(tái)。
文彩動(dòng),奎璧爛昭回。
玉殿儀刑推舊德,金鑾詞賦少高才。
丹詔起風(fēng)雷。
注釋參考
芳草
(1).香草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竹林果園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號(hào)為近 蜀 ?!?后蜀 毛熙震 《浣溪沙》詞:“花榭香紅煙景迷,滿庭芳草緑萋萋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家門始終》:“萬古千愁人自老,春來依舊生芳草。”
(2).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為此蕭艾也?!?王逸 注:“以言往日明智之士,今皆佯愚,狂惑不顧?!?宋 劉攽 《泰州玩芳亭記》:“《楚辭》曰:‘惜吾不及古之人兮,吾誰與玩此芳草?’自詩人比興,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?!?/p>
池臺(tái)
池苑樓臺(tái)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 晉明帝 欲起池臺(tái), 元帝 不許?!?唐 孟浩然 《姚開府山池》詩:“主人新邸第,相國舊池臺(tái)?!薄杜f唐書·后妃傳序》:“ 大帝 、 孝和 ,仁而不武,但恣池臺(tái)之賞,寧顧衽席之嫌, 武 室, 韋 宗,幾危運(yùn)祚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金陵雜詩》之一:“塢壁 三山 古,池臺(tái)六代幽?!?/p>
仲殊名句,定風(fēng)波(四·沈內(nèi)翰宅百花堆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