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綦毋潛《送平判官入秦》
謫遠(yuǎn)自安命,三年已忘歸。同聲愿執(zhí)手,驛騎到門扉。
云是帝鄉(xiāng)去,軍書謁紫微。曾為金馬客,向日淚沾衣。
注釋參考
安命
安于命運(yùn)。語本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唯有德者能之?!薄俄n詩外傳》卷一:“傳曰:安命養(yǎng)性者,不待積委而富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園葵賦》:“蕩然任心,樂道安命?!?宋 葉適 《送盧日新序》:“讀古人之書,求志於義,安命於時(shí),其退有以為仁,其進(jìn)有以為智,使后有逑焉,豈不善哉!” 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驚颶》:“達(dá)人長避險(xiǎn),戒臨危,知安命?!?/p>
忘歸
(1).忘返?!冻o·九歌·山鬼》:“東風(fēng)飄兮神靈雨,留靈脩兮憺忘歸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 舜 禹 游焉,沒齒而忘歸?!?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忽聞水上琵琶聲,主人忘歸客不發(fā)?!?/p>
(2).良箭名。以一去不復(fù)返,故稱。《公孫龍子·跡府》: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,載忘歸之矢,以射蛟兕於 云夢 之圃?!薄段倪x·嵇康<贈(zèng)秀才入軍>詩之一》:“左攬繁若,右接忘歸?!?李周翰 注:“忘歸,矢名。”
綦毋潛名句,送平判官入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