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感事二首》:
自古衣食勤,物生無時(shí)閑。
春耕望時(shí)雨,厚土常苦干。
舉頭呼天公,天遠(yuǎn)安得聞。
幸此中夜雨,瀟瀟灑中田。
天人兩異情,相值良獨(dú)難。
水旱與豐年,由來皆偶然。
愚夫苦多怨,智士即而安。
我歌寧獨(dú)此,萬事一嗟嘆。
注釋參考
萬事
萬事 (wànshì) 一切事情;全部事情 all things;everything 萬事如意嗟嘆
見“ 嗟嘆 ”。
亦作“ 嗟嘆 ”。吟嘆;嘆息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言之不足,故長(zhǎng)言之。長(zhǎng)言之不足,故嗟嘆之。嗟嘆之不足,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。”《東觀漢記·牟融傳》:“帝數(shù)嗟嘆,以為才堪宰相。”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“ 晏 聞 弼 名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王弼別傳》:“ 弼 之卒也, 晉景帝 嗟嘆之?!薄短綇V記》卷二○四引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許云封》:“﹝ 韋應(yīng)物 ﹞夜泊 靈璧驛 。時(shí)云天初瑩,秋露凝冷,舟中吟諷,將以屬詞。忽聞 云封 笛聲,嗟嘆良久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四:“今日既承不棄到此,如何只是嗟嘆?” 丁玲 《莎菲女士日記·三月二十七》:“他聽見明天我要上山時(shí),他顯出的那驚詫和一種嗟嘆,又很安慰到我,于是我真的笑了?!?/p>
張耒名句,感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