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望梅》:
畫闌人寂,喜輕盈照水,犯寒先拆。
裊芳枝、云縷鮫綃,露淺淺涂黃,漢宮嬌額。
翦玉裁冰,已占斷、江南春色。
恨風(fēng)前素艷,雪里暗香,偶成拋擲。
如今眼穿故國。
待拈花嗅蕊。
時話思憶。
想隴頭、依約飄零,甚千里芳心,杳無消息。
粉怯珠愁,又只恐、吹殘羌笛。
正斜飛、半窗曉月,夢回隴驛。
注釋參考
隴頭
(1). 隴山 。借指邊塞。 南朝 宋 陸凱 《贈范曄詩》:“折花逢驛使,寄與 隴頭 人?!?宋 蘇軾 《行香子》詞:“別來相憶,知有何人?有湖中月,江邊柳, 隴頭 云?!?明 徐禎卿 《送士選侍御》詩:“胡天飛盡 隴頭 云,惟見 居庸 暮山紫?!?郭沫若 《迎春》詩:“ 隴頭 明瑞雪,天下扇東風(fēng)?!?/p>
(2). 漢 樂府名?!稑犯娂M吹曲辭》 郭茂倩 題解引《樂府解題》:“ 漢 橫吹曲,二十八解, 李延年 造。 魏 晉 以來,唯傳十曲:一曰《黃鵠》,二曰《隴頭》。”
依約
(1).依據(jù);沿襲?!端鍟ね踣總鳌罚骸皰衩耖g歌謡,引圖書讖諱,依約符命,捃摭佛經(jīng),撰為《皇隋靈感誌》,合三十卷,奏之?!?唐 元稹 《告祀曾祖文》:“今謹(jǐn)依約廟則,每歲以二至、二分暨正旦,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。” 明 梅鷟 《尚書考異》:“出 孔 壁中者,盡后儒偽作,大抵依約諸經(jīng)《論》《孟》中語,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。”
(2).仿佛;隱約。 唐 劉兼 《登郡樓書懷》詩:“天際寂寥無雁下,云端依約有僧行?!?宋 晏殊 《少年游》詞:“風(fēng)流妙舞,櫻桃清唱,依約駐行云。” 明 文徵明 《庚辰除夕》詩:“醉墨淋灕玉雨株,澹痕依約兩行書?!?胡懷琛 《與仲兄夜話》詩:“隔江依約聞絲竹,往事悽辛話亂離?!?/p>
(3).大約;大概。 唐 元稹 《和樂天示楊瓊》詩:“腰身瘦小歌圓緊,依約年應(yīng)十六七?!?宋 蘇軾 《江神子》詞之三:“忽聞江上弄哀箏,苦含情,遣誰聽?煙斂云收,依約是 湘靈 ?!?陳殘云 《山谷風(fēng)煙》第十四章:“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,他不知道開什么會?!?/p>
(4).形容情意chan{1|1}綿。 元 舒遜 《感皇恩》詞:“誰道小窗蕭索?青燈相伴我,情依約?!?明 吳承恩 《千秋歲》詞:“芳草閒愁遠(yuǎn),情依約,寸心剛被春拘管。”
飄零
飄零 (piāolíng) (花葉等)凋謝脫落;飄落 faded and fallen 黃葉飄零 比喻漂泊流落 alone and with no one to depend on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芳心芳心 (fāngxīn) 指女子的心境 feelings of a young woman杳無消息
同“ 杳無音信 ”。 宋 孫光憲 《浣溪沙》詞之五:“早是銷魂殘燭影,更愁聞著品絃聲。杳無消息若為情?!薄敦ポd繁華夢》第一回:“難道兩封書總失落了不成?一連又候了兩天,都是杳無消息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:“我四處打聽,也杳無消息。”
成語解釋杳:無影無蹤。沒有一點兒音信。杳無消息出處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》:“微聞有浮海行者,蹤跡可疑。乃南至閩廣近海諸地,無不遍歷,杳無消息。”使用例句我四處打聽,也杳無消息?!雉斞浮豆适滦戮帯よT劍》佚名名句,望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聰明的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