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精吏道,不肯失民心
出自宋代方回《送張錄事誠(chéng)二首》:
雖然精吏道,不肯失民心。
但飲鄰墻井,猶償月俸金。
舉家惟菜味,附邑更棠陰。
久弄周昌印,臨文勿太深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(rèn)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(guò)六十,勞動(dòng)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(jiàn)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?!斞浮豆枢l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魏策》吏道
(1).作官的道路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除狹》:“今吏道壅而不選,富者以財(cái)賈官,勇者以死射功。”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“有司請(qǐng)令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減罪……吏道雜而多端,則官職秏廢。”
(2).為政之道。《舊唐書·姚崇傳》:“ 崇 獨(dú)當(dāng)重任,明於吏道,斷割不滯?!?宋 陸游 《曾文清公墓志銘》:“公嘗決疑獄, 徐公 謝曰:‘始徒謂君儒者,乃精吏道如是邪!’”《水滸傳》第十八回:“他刀筆精通,吏道純熟?!?/p>
不肯
不肯 (bùkěn) ——用于否定式助動(dòng)詞表示拒絕 will not;would not 他不聽勸告,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臺(tái)輔助引擎民心
民心 (mínxīn) 人民的思想、感情、意愿等 common aspirations of the people;popular feelings;popular sentiments 民心所向 民心稍安?!稄V東軍務(wù)記》方回名句,送張錄事誠(chéng)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菏易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