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惟奉常君,矢心直似弦
出自宋代趙孟堅《上習(xí)庵陳先生》:
厥聞忠孝者,所出同一源。
子於所親孝,移忠理必然。
親賢亦子訓(xùn),忠節(jié)貴兩全。
殺身能成仁,揚名斯永延。
是亦孝所在,豈但知色難。
嘻其叔世風(fēng),本末嗟倒懸。
若曰能養(yǎng)耳,食美衣華鮮。
茍求胡弗至,側(cè)媚諂笑肩。
彼其良自多,喟嘆達者觀。
向來鷗陽公,拓落夷陵年。
夫人告之公,淡泊吾所安。
慎毋為險變,守節(jié)當(dāng)彌堅。
卓哉名母訓(xùn),經(jīng)歷伊誰傳。
恭惟奉常君,矢心直似弦。
立朝幾抗論,凜凜高回天。
力甦憒憒徒,若障狂瀾川。
人知君守固,當(dāng)識君母賢。
想其勉勱時,淳勤誨膝邊。
怡愉一領(lǐng)解,心注靡變遷。
千而高為天,下而沉為淵。
但知慈訓(xùn)在,此外浮云焉。
茲來從吏隱,斲屋新數(shù)椽。
曲檻花葳蕤,虛窗月嬋娟。
雅意寓一賦,懦立貪以廉。
我誦順親記,有淚如迸泉。
我貧母亦老,苒苒發(fā)已宣。
家徒空四壁,簞笥笑且便。
惟虞官箴曠,勿民溫飽牽。
澤深百川赴,火明斯聚蟬。
投君以臭味,君子毋棄捐。
注釋參考
恭惟
見“ 恭維 ”。
常君
固定的君主。 漢 揚雄 《解嘲》:“士亡常君,國亡定臣;得士者富,失士者貧?!?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士有常君,民有定主,枝葉相扶,首尾為用。”
矢心
(1).陳示衷心。 唐 韓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念子永歸,無復(fù)來期。設(shè)祭棺前,矢心以辭?!?/p>
(2).發(fā)誓;下決心。 明 何景明 《別思賦》:“皎秋日以矢心,指寒歲以為期?!?郭沫若 《落葉·第四一信》:“他們在開年之后便要出發(fā),我已矢心跟著他們同去。”
直似
正象。 唐 王維 《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》詩:“夜坐空林寂,松風(fēng)直似秋。” 明 李贄 《張?zhí)胀け瞥仙郊冗€寫竹贈詩故以酬之》詩:“我聞 張?zhí)胀?,直似 陶淵明 。” 方東樹 《答葉溥求論古文書》:“ 退之 有言:究不知直似古人,又何得于今人也?”
趙孟堅名句,上習(xí)庵陳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