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華岳《送趙右秋二首》:
梅花飛雪滿霜洲,洲上行人去莫留。
蠟炬結花催管籥,雁聲喚客上蘭舟。
莫嫌冰炭情難入,自是薰猶味不侔。
執(zhí)節(jié)從教少知遇,勿于世路學沉浮。
注釋參考
執(zhí)節(jié)
(1).拿著符節(jié)?!吨芏Y·秋官·脩閭氏》:“邦有故,則令守其閭互,唯執(zhí)節(jié)者不幾?!薄妒酚洝敳吡袀鳌罚骸凹懊蛯⑼其h執(zhí)節(jié),獲勝於彼,而蓍龜時日亦有利於此?!?/p>
(2).堅守節(jié)操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河水五》:“ 宋 元嘉 中,右將軍 到彥之 ,留建威將軍 朱脩之 守此城, 魏 軍南伐, 脩之 執(zhí)節(jié)不下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救主出圍》:“下官 李白 ,因執(zhí)節(jié)不從 永王 助亂,被他拘囚在此?!?清 孫子余 《與郭筠仙書》:“下至匹夫匹婦,執(zhí)節(jié)守義,臨難不茍免者,所在而足?!?/p>
(3).謂執(zhí)板擊節(jié)。 唐 吳兢 《樂府古題要解》卷上:“以上樂府相和歌。案相和而歌,并 漢 世街陌謳謡之詞,絲竹更相和,執(zhí)節(jié)者歌之。”
從教
(1).聽從教導。《韓非子·詭使》:“無二心私學,聽吏從教者,則謂之陋?!?/p>
(2).指信教的人;教徒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江楚黜教》:“ 羅 至 撫州 中途,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?!?/p>
(3).指脅從、受教唆的人。 清 魏源 《陜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》:“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,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,皆治渠魁,寬脅從,曰:‘吾但治從逆,不治從教?!?/p>
(4).從此使得;從而使。 唐 韓偓 《偶見》詩:“千金莫惜旱蓮生,一笑從教 下蔡 傾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余愛其晚年佳句,如:‘廢書祇覺心無著,少飲從教睡亦清?!?/p>
(5).聽任;任憑。 宋 韋驤 《菩薩蠻》詞:“白髮不須量,從教千丈長。” 明 高啟 《夜雨》詩:“醉來獨滅青燈臥,風雨從教滴夜長?!?清 錢謙益 《團扇篇》詩:“從教妾扇經秋掩,但愿君心并月圓?!?/p>
知遇
知遇 (zhīyù) 相知才識,優(yōu)遇啟用 have found a patron or superior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ability 知遇之恩世路
[in one's life] 指人世的經歷
世路風波
詳細解釋(1).人世間的道路。指人們一生處世行事的歷程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吾子性德體道,篤信安仁,約己博蓺,無堅不鉆,以思世路,斯何遠矣!” 唐 杜甫 《春歸》詩:“世路雖多梗,吾生亦有涯?!?寧調元 《燕京雜詩》之五:“人情葉葉都如此,世路悠悠古所難?!?/p>
(2).指宦途?!逗鬂h書·崔骃傳》:“子茍欲勉我以世路,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頒詔云夢》:“但權臣女謁,方布列於要津;野性疎才,恐不宜於世路,為之奈何?”
(3).猶世道,指社會狀況?!稌x書·庾珉傳》:“初, 洛陽 之未陷也, 珉 為侍中,直于省內,謂同僚 許遐 曰:‘世路如此,禍難將及,吾當死乎此屋耳!’”《周書·黎景熙傳》:“﹝ 景熙 ﹞客於 潁川 ,以世路未清,欲優(yōu)游卒歲?!薄赌鲜贰る[逸傳下·阮孝緒》:“ 陳郡 袁峻 謂曰:‘往者天地閉,賢人隱。今世路已清,而子猶遁,可乎?’”
(4).世情;世事。 唐 張喬 《贈頭陀僧》詩:“已知世路皆虛幻,不覺空門是寂寥?!薄都t樓夢》第四八回:“這么大人了,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,出不得門,干不得事,今年關在家里,明年還是這個樣兒?!?/p>
(5).世俗?!都t樓夢》第一一五回:“不意視弟為蠢物,所以將世路的話來酬應?!?/p>
沉浮
[ups and downs in one's life] 本指在水面上出沒,比喻盛衰、消長,也指隨波逐流
與道沈浮俯仰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
與世沉浮
華岳名句,送趙右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藥不能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