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底朱甍畫棟,往往人非物是,蟋蟀自鳴秋
出自宋代吳潛《水調(diào)歌頭(再用前韻)》:
天宇正高爽,更躡最高樓。
長風為我驅駕,極目海山頭。
不用牛山孟浩,不用齊山杜牧,人景自堪酬。
舉酒酹空闊,汗漫與為游。
拈黃花,憐白首,恨難收。
頹齡使汝能制,何待更封留。
眼底朱甍畫棟,往往人非物是,蟋蟀自鳴秋。
萬里一搔首,無處著蕭颼。
注釋參考
眼底
眼底 (yǎndǐ) 用某種器械通過瞳孔所能觀察到的眼內(nèi)構造。如:脈絡膜、視網(wǎng)膜、視神經(jīng)ru{1-1}頭等 the bottoms of eyes 眼前;眼里 right before one’s eyes 登樓一望,全城景色盡收眼底朱甍
(1).朱紅色的屋頂。 唐 李白 《明堂賦》:“皓壁晝朗,朱甍晴鮮?!?/p>
(2).借指帝王宮室和道院、廟宇等。 宋 陸游 《歸三山入秋益涼欣然有賦》:“碧瓦朱甍無杰屋,烏篷畫楫有新船。道山頂上雖清絶,萬頃煙波始是仙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大梁行》:“萬騎千乘空云屯,綺構朱甍不復存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瞥見》:“朱甍畫棟繞 祗園 ,看云外幡風飄亂?!?張懷奇 《頤和園詞》:“朱甍天際集鳳凰, 九成 避暑離宮涼?!?/p>
畫棟
有彩繪裝飾的棟梁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》詩:“畫棟朝飛 南浦 云,珠簾暮捲西山雨?!?明 王韋 《閣試春陰》詩:“小院門閑鶯自語,畫棟泥香燕初乳?!?/p>
往往
往往 (wǎngwǎng) 每每;時常 often;frequently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處處;到處 everywhere 往往山出棋置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卒中往往語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往往有得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紛紛 one after another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,軍遂潰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軍。——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 則文學彬彬稍進,詩書往往間出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人非物是
謂人事變遷,景物依舊。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寄情》:“ 蓬萊院 月悴花憔, 昭陽殿 人非物是?!?/p>
蟋蟀
蟋蟀 (xīshuài) 蟋蟀科的跳躍昆蟲的通稱,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發(fā)出唧唧聲而著稱。觸角較身軀為長 cricket自鳴
自我表白;自我顯示。 唐 韓愈 《送孟東野序》:“抑將窮餓其身,思愁其心腸,而使自鳴其不幸邪?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兵部·兵部郎敘功》:“先外祖既不自鳴,言路亦無為稱薦者?!?梁啟超 《新史學·中國史學萃·論書法》:“吾壹不解夫 中國 之史家,果據(jù)何主義,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,而敢囂囂然以書法自鳴也?!?/p>
吳潛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再用前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