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楊維楨《金人擊球圖》:
靺鞨國,鶻產(chǎn)仇,赤藥手吐妖狐愁。
夾山丈雪走髑髏,黃羊紫骼薰神州。
麗春堂前春正好,胭脂妝花絨剪草。
君王自作擊球戲,說與郎君莫相惱。
飛虎幟,蟠龍裘,烏紗頂換銀兜鍪。
四垂帶綰雙白月,玉瑙緊貼金籠頭。
袒臂交肩捷過鳥,鐵棒旋身電光繞。
一陣歡聲掃地來,火珠迸落雙華表。
盲骨天人赤龍須,火伍要與常人殊。
畫工俗筆不可摹,漫作十國朝王圖。
於乎,五國城,一丸土,不為羊哥封國戶,麒麟脫地地一裂,千古球場吊禾黍。
注釋參考
飛虎
鼯鼠一類的動物。 清 閔敘 《粵述》:“ 潯州府 貴縣 山中出飛虎。云,間歲一見,或攫人首,啄食其腦。余于 潯 守處見其皮,長尺餘,如黃犬形,前二足,皮特豐闊,為翅,然其斑紋不似山君。一云, 湖南 山中人多縋附崖谷,採取木耳,或遇飛虎,撲繩既斷,蓋其翅甚利,然不聞食人?!?/p>
蟠龍
(1).盤伏的龍?!渡袝髠鳌肪硪幌拢骸绑待堎S信於其藏,蛟魚踴躍於其淵。” 鄭玄 注:“蟠,屈也?!薄斗窖浴返谑骸拔搓吿忑堉^之蟠龍?!?唐 李商隱 《賽靈川縣城隍神文》:“逐清泠之耕父,不使揚光;迴沮澤之蟠龍,皆令灑潤。”
(2).回環(huán)的龍形?!痘茨献印け窘?jīng)訓》:“寢兕伏虎,蟠龍連組?!?高誘 注:“蟠龍,詰屈相連,文錯如織組文也。”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下:“門外蒼松踞虎,階前古檜蟠龍?!?/p>
(3).發(fā)髻名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聲容·修容》:“古人呼髻為蟠龍,蟠龍者,髻之本體,非由粧飾而成,隨手綰成,皆作蟠龍之勢?!?/p>
烏紗
(1).指古代官員所戴的烏紗帽。 唐 皮日休 《夏景沖淡偶然作》詩:“祗隈蒲褥岸烏紗,味道澄懷景便斜。” 宋 王禹偁 《<李太白真贊>序》:“龍竹自攜,烏紗不整;異貌無匹,華姿若生?!薄镀缴嚼溲唷返谝换兀骸昂嚷曃唇~,只見班部中閃出一官,烏紗象簡,趨跪丹墀?!?/p>
(2).泛指官帽。 清 洪楝園 《后南柯·辭職》:“想當年司憲護高牙,誤軍事褫烏紗,如爐王法便追拿?!眳⒁姟?烏紗帽 ”。
(3).借指官位。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與之大夫》:“覷了這人情笑殺,可道當今底是識烏紗?!眳⒁姟?烏紗帽 ”。
(4).黑紗織物。參見“ 烏紗髻 ”。
頂換
頂換 (dǐnghuàn) 把原來的換下來 substitute兜鍪
兜鍪 (dōumóu) 古代作戰(zhàn)的盔 ancient helmet楊維楨名句,金人擊球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