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銓《過三衢呈劉共父》:
別離如許每引領(lǐng),邂逅幾何還著鞭。
微服過宋我何敢,大國賜秦公不然。
衰鬢雕零已子后,高名崒?shí)蕉∧辍?br>即看手握天下砥,山中宰相從云眠。
注釋參考
微服
微服 (wēifú) 帝王或高官為隱蔽身分而改穿的平民便服;服裝 (of officials) wear plain-clothes 孔子不悅于 魯衛(wèi),遭 宋恒司馬將要而殺之,微服而行。——《孟子·萬章》 齊恒公微服以巡民家?!俄n非子·外儲(chǔ)說》 微服私訪大國
(1).古指大諸侯國?!对姟ど添灐らL(zhǎng)發(fā)》:“ 玄王 桓撥,受小國是達(dá),受大國是達(dá)。”《公羊傳·隱公五年》:“諸侯者何?天子三公稱公,其餘大國稱侯?!?何休 注:“大國謂百里也。”《后漢書·樊宏傳》:“ 宏 頓首自陳:‘無功享食大國,誠恐子孫不能保全厚恩,令臣魂神慙負(fù)黃泉,愿還 壽張 ,食小鄉(xiāng)亭?!?/p>
(2).泛指大的國家。 郭沫若 《牧羊哀話》三:“大國的客人,那是我們 閔家 佩荑小姐 呢!”
(3).比喻具有獨(dú)立性的事物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于是 荀況 《禮》、《智》, 宋玉 《風(fēng)》、《釣》,爰錫名號(hào),與《詩》畫境,六義附庸,蔚成大國?!?/p>
不然
不然 (bùrán) 不是這樣,并非如此 not so 其實(shí)不然 用在句子開頭,表示否定對(duì)方的話 No 不然,事情沒有那樣簡(jiǎn)單 否則,表轉(zhuǎn)折,不這樣做就會(huì)出現(xiàn)相反的結(jié)果或情況 of else;if not;otherwise 我得早點(diǎn)去,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否則 (either)…or 要去就別遲到,不然,就甭去了胡銓名句,過三衢呈劉共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