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錡《資福寺》:
汛掃妖氛六合清,匣中寶劍氣猶橫。
夜歡星斗鬼神泣,晝公風(fēng)云龍虎驚。
重整山河歸北地,兩扶圣主到南京。
山僧不識(shí)英雄漢,只管滔滔問姓名。
注釋參考
山河
山河 (shānhé) 山嶺和河流,指國(guó)家的疆土 mountains and rivers—the land of a country 錦銹山河北地
北部地方。《史記·燕召公世家》:“王( 齊湣王 )因令 章子 將五都之兵,以因北地之眾以伐 燕 ?!?司馬貞 索隱:“北地,即 齊 之北邊也?!薄段倪x·枚乘<上書重諫吳王>》:“ 張 韓 將北地, 弓高 宿左右,兵不得下壁,軍不得太息,臣竊哀之?!?李善 注:“將北地,謂將兵在 吳 軍之北也。”
圣主
(1).對(duì)當(dāng)代皇帝的尊稱?!稏|觀漢記·鮑永傳》:“今圣主即位,天下已定,不降何待?” 唐 李白 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“我似浮云殢 吳 越 ,君逢圣主游丹闕,一振高名滿帝都,歸時(shí)還弄 峨眉 月?!?明 張居正 《陳六事疏》:“臣又自惟,幸得以經(jīng)術(shù)遭逢圣主,備位輔弼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局詐》:“目下有某處將軍缺,倘不吝重金,僕囑內(nèi)兄游揚(yáng)圣主之前,此任可致?!?/p>
(2).泛稱英明的天子?!稇?zhàn)國(guó)策·秦策三》:“良醫(yī)知病人之死生,圣主明於成敗之事。” 漢 王褒 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,運(yùn)籌合上意,諫諍則見聽?!薄杜f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臣聞附下罔上,圣主之所宜誅;心狠貌恭,明時(shí)之所必罰。” 清 曾國(guó)藩 《何君殉難碑記》:“飢寒逼身,難顧廉恥;圣主不能安其民,慈母不能撫其子?!?/p>
南京
(1).古都名。 唐 安史 之亂, 玄宗 奔 蜀 。到 至德 二載,收復(fù)兩京,還都 長(zhǎng)安 ,遂將 蜀郡 改為 成都府 ,建號(hào) 南京 。 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六:“北地雖夸 上林苑 , 南京 還有 散花樓 。”
(2).古都名。 契丹 神冊(cè) 四年葺 遼陽 故城建 東平郡 。 天顯 三年遷 東丹國(guó) 都于此,升為 南京 。
(3).古都名。 契丹 會(huì)同 元年得 幽 薊 十六州,升 幽州 為 幽都府 ,建號(hào) 南京 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(guó)通史》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(jié):“ 遼太宗 把皇都建號(hào) 上京 ,稱 臨潢府 。 幽州 稱 南京 ?!?/p>
(4).古都名。 宋 大中 祥符 七年,因 應(yīng)天府 為 趙匡胤 舊藩,建為 南京 。地在今 河南 商丘縣 南。 建炎 元年, 高宗 繼位于 南京 ,即此。參閱 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》卷六。
(5).古都名。 金 天輔 七年,以新得 遼 地 南京 (即 燕京 )六州歸 宋 ,改以 平州 為 南京 。
(6).古都名。 金 初稱 北宋 故都 開封府 為汴京, 貞元 元年改稱 南京 。 貞祐 二年遷都于此。 宋 周煇 《北轅錄》:“九日,至 東京 。虜改名 南京 ……按 東京 , 春秋 衛(wèi) 、 陳 、 鄭 三國(guó)之境,古 大梁城 也。”
(7).古都名。 明 洪武 元年八月建都于 江南 應(yīng)天府 , 永樂 間遷都 北京 ,改 應(yīng)天府 為行在, 正統(tǒng) 間建為 南京 。 清 為 江寧府 治,而仍沿 南京 之稱。即今 南京市 。 清 孫枝蔚 《初至南京客有談南京事者感賦》詩:“ 南京 歌舞驕南渡,四鎮(zhèn)功名誤四方?!?/p>
劉錡名句,資福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彤闈曉辟萬鞍回,玉輅春游薄晚開作者:佚名作品:雜曲歌辭。伊川歌第二
- 群動(dòng)翛然一顧中,天高地平千萬里作者:劉禹錫作品: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
- 蹇鈍無大計(jì),酷嗜進(jìn)士名作者:姚合作品:寄陜府內(nèi)兄郭冏端公
- 為問庭松尚西指,不知老壯幾年歸。作者:蘇軾作品:合浦愈上人以詩名嶺外將訪道南岳留詩壁上云
- 可恨流年凋綠鬢,睡得春酲欲醒
- 攜諸幼、孤艇溯流歸。
- 梧葉落滿地,西風(fēng)洗九天作者:白玉蟾作品:泊舟順濟(jì)廟前
- 我歌此曲花當(dāng)舞,更使今人淚相續(xù)
-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,長(zhǎng)亭解雕鞍作者:辛棄疾作品:八聲甘州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
- 老舌百般傾耳聽,深黃一點(diǎn)入煙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