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書自適非求解,杖策徐行莫厭遲
出自宋代樓鑰《晝寢正酣以二十韻詩來亟為次韻》:
老氏正求知我希,吾今老矣更何之。
極知仕宦皆由命,縱有功名已過時。
覽鏡形容寧復(fù)我,還鄉(xiāng)交友定從誰。
慈親多幸方難老,家舅尤欣未覺衰。
教誨至今仍似舊,襟期暗合自相知。
新詩必使篇篇和,勝地還容處處隨。
晝永劇談俱喜聽,夜深清坐更忘疲。
素欽行己初無玷,愿學(xué)持心不自欺。
紫橐清班叨預(yù)列,黃金橫帶忝同垂。
六旬顧我猶加懶,八秩如公尚自持。
但仰三尊知共慶,孰云十拗敢輕嗤。
無情到此方為達,省病從它不用治。
世事只將同蝶夢,人生幾得見雞皮。
觀書自適非求解,杖策徐行莫厭遲。
儉素何妨貧勝富,優(yōu)游真是樂忘饑。
雖然調(diào)樂無千指,盡喜當(dāng)歌有十眉。
報謁要須親自到,赴筵直以散為期。
醉翁雅意非謀醉,棋社清歡豈為棋。
白發(fā)只宜甘散誕,紅塵任彼自奔馳。
安輿來往長陪侍,此意終身誓不移。
注釋參考
自適
自適 (zìshì) 自我舒適 self-ease求解
(1).請求解救或解除。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﹝ 秦昭王 ﹞囚 孟嘗君 ,謀欲殺之。 孟嘗君 使人抵 昭王 幸姬求解。”《醒世恒言·盧太學(xué)詩酒傲王侯》:“卻説 汪知縣 幾日間連接數(shù)十封書札,都是替 盧柟 求解的?!?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李孝女》:“女痛父言,以狀告, 挺九 許之金求解此獄。”
(2).求得解悟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辨宗論》:“同游諸人,竝業(yè)心神道,求解言外。”
杖策
亦作“ 杖筴 ”。1.拄杖?!肚f子·讓王》:“﹝ 大王亶父 ﹞因杖筴而去,民相連而從之。遂成國於 岐山 之下?!?成玄英 疏:“因拄杖而去?!?唐 杜甫 《別常徵君》詩:“兒扶猶杖策,臥病一秋強?!?明 夏完淳 《秋懷》詩之二:“駕舟凌洪波,杖策窮崇山?!?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李延庚》:“生於讀書之暇,杖策出游,信足所至。”
(2).執(zhí)馬鞭。謂策馬而行?!逗鬂h書·鄧禹傳》:“及聞 光武 安集 河 北,即杖策北渡,進及於 鄴 。” 唐 魏徵 《述懷》詩:“杖策謁天子,驅(qū)馬出關(guān)門。” 明 李夢陽 《徐子將適湖湘》詩:“英雄杖策集軍門, 金華 數(shù)子真絶倫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又詠古》之四:“弱冠拜司徒,杖策功名收?!?/p>
(3).謂追隨;順從?!段簳埿杺鳌罚骸拔?樂毅 杖策於 燕昭 , 公達 委身於 魏武 ,蓋命世難可期,千載不易遇?!?清 陳夢雷 《絕交書》:“逆賊分曹授官……顧乃翻然勃然,忘廉恥之防,循貪冒之見,輕身杖策,其心殆不可問?!?/p>
徐行
緩慢前行?!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靶煨泻箝L者,謂之弟;疾行先長者,謂之不弟?!?唐 柳宗元 《鈷鉧潭記》:“流沫成輪,然后徐行?!?宋 曾鞏 《喜晴》詩:“今晨霾曀一掃蕩, 羲和 徐行驅(qū)六龍?!?郭沫若 《曼陀羅華》:“我默默地徐行, 哈夫人 在后面跟著。”
樓鑰名句,晝寢正酣以二十韻詩來亟為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