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汝譡《高文廟》:
盛朝陵谷遠,遺廟林麓長。
美哉漢二君,百世常流光。
功高拯涂炭,德盛敦農(nóng)桑。
興禮表儒化,授經(jīng)恢士方。
盡令秦網(wǎng)壞,汔復周道康。
下國崇明祀,令人薦嘉賞。
豆籩列臣佐,冠佩參侯王。
蒼發(fā)商山中,素編谷城傍。
曾云絳灌輩,敢?guī)挷苄小?br>奇才洛陽子,抱策意激揚。
蘭芷吊沉日,風沙歡游湘。
遇合從古難,賦騷空自傷。
逮平襲衰緒,終獻委絕網(wǎng)。
罔念開承初,巍巍炎祚昌。
階庭上蘚跡,祝史陳椒漿。
跪起敢不敬,詠歌獨無忘。
注釋參考
下國
(1).天下;下界?!对姟旐灐らs宮》:“奄有下國,俾民稼穡?!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拔逍墙詮亩塾谝簧幔湎聡梢远Y致天下?!?/p>
(2).諸侯國。《書·泰誓中》:“惟天惠民,惟辟奉天,有 夏桀 弗克若天,流毒下國?!薄兑葜軙ぜ拦罚骸傲易?武王 度下國作陳周,維皇皇上帝度其心,寘之明德?!?孔晁 注:“下國,謂諸侯也。”《文選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初 恭王 始都下國,好治宮室?!?李善 注:“以天子為上國,故諸侯為下國。” 唐 齊己 《村居寄懷》詩:“諸侯行教化,下國自耕桑?!?/p>
(3).小國。對中原大國而言。 漢 袮衡 《鸚鵡賦》:“背蠻夷之下國,侍君子之光儀?!薄段簳ま山飩鳌罚骸?斤 等三十餘人議曰:‘ 河西王 牧犍 ,西垂下國,雖內(nèi)不純臣,而外修職貢,宜加寬宥,恕其微愆。’” 唐 溫庭筠 《經(jīng)五丈原》詩:“下國臥龍空寤主,中原得鹿不由人?!?/p>
(4).指京師以外的地方。 唐 李賀 《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》詩之二:“青軒樹轉(zhuǎn)月滿牀,下國饑兒夢中見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憶昨詩示諸外弟》:“屬聞降詔起羣彥,遂自下國趨王畿?!?/p>
(5).謙稱本國?!秶Z·吳語》:“天若不知有罪,則何以使下國勝!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劉曄傳》:“ 上繚 宗民,數(shù)欺下國,忿之有年矣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琉球入學》:“ 康熙 二十三年,冊封 琉球 …… 中山王 尚貞 親詣館舍云:下國僻處彈丸,常慚鄙陋?!?/p>
明祀
對重大祭祀的美稱?!蹲髠鳌べ夜荒辍罚骸俺缑黛耄P」?, 周 禮也?!?杜預 注:“明祀, 大皥 有濟 之祀?!?晉 陸機 《答張士然》詩:“駕言巡明祀,致敬在祈年?!?唐 儲光羲 《尚書省受誓誡貽太廟裴丞》詩:“皇家有恆憲,齋祭崇明祀?!?/p>
令人
令人 (lìngrén) 使人 cause people;make one 令人發(fā)指 令人興奮嘉賞
(1).獎賞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王侍中懷德》:“賢主降嘉賞,金貂服玄纓。”
(2).贊賞?!蛾悤の膶W傳·徐伯陽》:“皇太子幸太學,詔 新安王 於辟雍發(fā)《論語》題,仍命 伯陽 為《辟雍頌》,甚見嘉賞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三:“初為御史 程公震 所知,繼為 李翰林 欽叔 ……嘉賞,且共為延譽籍籍。” 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金鏡秋》:“曩時所奏,竊恐有污尊耳,乃蒙擊節(jié)嘉賞,殆前因也?!?/p>
趙汝譡名句,高文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