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鼠敗書》:
云歸雨亦止,鴉起窗既白。
秋宵未為永,不寐如歲隔。
平明亟不榻,亦未暇冠幘,檢校案上書,狼藉鼠嚙跡。
食簞與果籩,攘取初不責(zé),侈然敢四出,乃至暴方冊。
坐令漢篋亡,不減秦火厄。
向能畜一貓,狡穴詎弗獲?緘縢又蕩然,追咎亦何益。
惰偷當(dāng)自戒,鼠輩安足磔。
注釋參考
狡穴
指狡兔之穴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韻李子永雪中長句》:“犬驕鷹俊馬蹄快,狡穴未盡須窮追。湖海粗豪今豈在?但憶鳴哮如餓鴟?!?/p>
緘縢
(1).繩索?!肚f子·胠篋》:“將為胠篋探囊發(fā)匱之盜而為守備,則必攝緘縢,固扃鐍?!?郭象 注:“緘、縢,皆繩也?!?唐 柳宗元 《牛賦》:“皮角見用,肩尻莫保;或穿緘縢,或?qū)嵸薅埂!?清 戴名世 《錢神問對》:“且又?jǐn)z其緘縢,固其扃鐍?!?/p>
(2).封固?!逗鬂h書·酷吏傳·陽球》:“諸奢飾之物,皆各緘縢,不敢陳設(shè)?!?宋 王禹偁 《茶園十二韻》:“緘縢防遠(yuǎn)道,進(jìn)獻(xiàn)趁頭番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太常寺少卿賜謚鹿公墓志銘》:“權(quán)自外操,不至如帑金之緘縢不可問?!?/p>
(3).指緘封之書信。 宋 曾鞏 《與北京韓侍中啟》之一:“恨無羽翼之飛馳,與操幾杖;欲以緘縢之託寓,聊布腹心?!?/p>
蕩然
(1).放縱;無拘束。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論》:“ 魯連 其指意雖不合義,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,蕩然肆志,不詘於諸侯?!?宋 蘇洵 《詩論》:“吾法既已大棄而不顧,則人之好色與怨其父兄之心,將遂蕩然無所隔限?!?明 王廷相 《慎言·御民》:“夫法以治之,而猶有意外之奸,況蕩然自由乎?”
(2).毀壞;消失?!逗鬂h書·黨錮傳序》:“朝野崩離,綱紀(jì)文章蕩然矣?!?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“歲餘,資財僕馬蕩然?!?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沉溺逝波,莫知所屆,文明真髓,頃刻蕩然?!?/p>
(3).坦蕩;寬大?!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》:“陛下邁蹤古圣,蕩然無忌,故雖敵國誹謗之言,咸肆其辭而無革諱?!?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三:“﹝ 周太玄 ﹞昔標(biāo)懷道之志,今見蕩然之德,上合乾綱,下應(yīng)地紀(jì),依如仙格,合中品之上?!?宋 蘇軾 《因擒鬼章論西羌夏人事宜札子》:“若非心服,則吾雖蕩然開懷,待之如舊,能必其不叛乎?”
(4).空寂貌?!饵S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》:“十八界既空,一切皆空,唯有本心蕩然清凈?!?元 白樸 《東墻記》第二折:“小生 馬文輔 ,自從那日見了那小姐之后,朝則忘食,夜則廢寢,其心蕩然,如有所失?!?楊沫 《鄉(xiāng)思的朝和暮》:“如今蕩然的空場上,只留得他用來烤火的一個凹形大石缽?!?/p>
追咎
追究責(zé)怪。 晉 王羲之 《遺殷浩書》:“追咎往事,亦何所復(fù)及!” 唐 柳宗元 《上嶺南鄭相公所著文啟》:“追咎既往,自以終身沉廢,無跡自明?!?宋 蘇軾 《代張方平諫用兵書》:“且意陛下他日親見用兵之害,必將哀痛悔恨,而追咎左右大臣未嘗一言?!?明 陸垹 《簣齋雜著·濕潤》:“ 文襄 周公 之畫,識者不能無追咎焉。”
亦何
何其;多么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陰長生》:“況仙人亦何急急,令聞達(dá)朝闕之徒,知其所云為哉!” 唐 杜甫 《鹿頭山》詩:“斯人亦何幸,公鎮(zhèn)踰歲月?!?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趙子固孟堅》:“嗟彼承旨者,失身亦何愚!”
陸游名句,鼠敗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