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乘歸凈域,萬騎餞通莊。
出自唐朝宋之問《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(yīng)制》
三乘歸凈域,萬騎餞通莊。就日離亭近,彌天別路長。
荊南旋杖缽,渭北限津梁。何日紆真果,還來入帝鄉(xiāng)。
注釋參考
三乘
三乘車。每乘四馬。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?!抖Y記·少儀》:“貳車者,諸侯七乘,上大夫五乘,下大夫三乘?!?鄭玄 注:“此蓋 殷 制也。”
(1).佛教語。一般指小乘(聲聞乘)、中乘(緣覺乘)和大乘(菩薩乘)。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。亦泛指佛法。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初根人為小乘,行四諦法;中根人為中乘,受十二因緣;上根人為大乘,則俢六度。雖階三乘,而要由修進(jìn)萬行,拯度億流,彌歷長遠(yuǎn),乃可登佛境矣?!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懊钛萑私蹋⑷f法全。” 潘飛聲 《甘露寺》詩:“荒苔佛座參三乘,老樹僧房坐六朝?!?/p>
(2).道教語。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,屬洞真部;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,屬洞元部;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,屬洞神部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:“精研三乘,詳觀四輔?!?/p>
通莊
(1).通道,往來的大路。 南朝 齊 王屮 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通莊 九折 ,安步 三危 ?!?唐 駱賓王 《秋夜送閻五還潤州》詩:“通莊抵舊里,溝水泣新知?!?/p>
(2).指所有下賭注的人?!独蠚堄斡洝返谑呕兀骸?陶三 上去,第一條拿了個一點(diǎn),賠了個通莊?!?/p>
宋之問名句,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