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魏了翁《楊修撰挽詩》:
東都方枕奠,方鎮(zhèn)尚根盤。
不得裴中立,誰承田季安。
威棱行閫外,聲績在朝端。
猶使江陽隸,聞風(fēng)亦膽寒。
注釋參考
威棱
亦作“ 威棱 ”。威力;威勢?!稘h書·李廣傳》:“是以名聲暴於夷貉,威稜?wèi)灪踵弴??!?王先謙 補(bǔ)注:“《廣韻》:‘稜,俗棱字?!墩h文》:‘棱,柧也?!兑磺薪?jīng)音義》十八引《通俗文》:‘木四方為棱?!擞型?,如有棱者然,故曰威稜?!薄读簳の涞奂o(jì)上》:“旍麾所指,威稜無外,龍驤虎步,并集 建業(yè) ?!?宋 王禹偁 《云州節(jié)度使加使相麻》:“其有威稜卻敵,勇毅安邊,式旌善戰(zhàn)之功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故自 烏拉 削平,而后威棱薄海表?!?郭沫若 《史學(xué)論集·惠施的性格與思想》:“當(dāng)時離三代神道設(shè)教的時代未遠(yuǎn),一切天地間的自然現(xiàn)象都是上帝的創(chuàng)造,都是上帝的威棱,不容有人懷疑,也不曾有人過問?!?/p>
見“ 威稜 ”。
閫外
(1).指京城或朝廷以外,亦指外任將吏駐守管轄的地域,與朝中、朝廷相對?!稌x書·陶侃傳》:“閫外多事,千緖萬端,罔有遺漏?!?唐 白居易 《近見慕巢尚書詩中屢有嘆老思退之意因以長句戲而諭之》:“近見詩中嘆白鬚,遙知閫外憶 東都 。” 明 單本 《蕉帕記·鬧婚》:“朝中天子三宣,閫外將軍一令?!?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四節(jié):“盈庭昏庸衰謬之臣,既已心灰膽落,失所憑藉,惟依閫外諸將帥以為重?!?/p>
(2).指國境之外。 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下:“出使之臣,節(jié)盛於碧油囊,令啟路者雙持於馬上,天子之命,節(jié)制於閫外也。” 明 劉基 《春秋明經(jīng)·齊仲孫來齊高子來盟》:“與其取 魯 而失天下之心,孰若安 魯 以昭吾君之令德哉。於是制其閫外之命, 魯 未有君,我是以定 公子申 之位。”
(3).指外任的將吏?!赌蠈m詞紀(jì)·八聲甘州·詠馬嵬事》:“ 唐王 心懊惱,賜 貴妃 刑憲,忍落霜毫,欲傳恩赦,怎奈閫外軍條?!?明 無名氏 《霞箋記·求美結(jié)歡》:“閫外威權(quán)深重,軍門體統(tǒng)尊嚴(yán)。”
(4).指家庭之外。《孔子家語·本命》:“﹝婦女﹞教令不出於閨門,事在供酒食而已,無閫外之非儀也。”
聲績
聲譽(yù)功績?!稌x書·胡奮傳》:“ 奮 家世將門,晚乃好學(xué),有刀筆之用,所在有聲績,居邊特有威惠?!?唐 劉禹錫 《代請朝覲表》:“臣伏受國恩,忝承門蔭,脫巾筮仕,敢期榮名,陳力效官,靡樹聲績?!?宋 王禹偁 《故商州團(tuán)練使翟公墓志銘》:“ 世宗 初,平 淮 甸,詔公為 蘄州 兵馬監(jiān)押,兼沿江廵檢。善修職,遂改 承天 軍使,自是聲績聞於時矣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三:“庚戌至今垂三十年,是榜人物內(nèi)貳六官、外膺封疆者,不聞大著聲績。”
朝端
(1).位居首席的朝臣。指尚書省的長官?!端螘ね鹾雮鳌罚骸俺?弘 忝承人乏,位副朝端,若復(fù)謹(jǐn)守???,則終莫之糾正?!薄段倪x·王儉<褚淵碑文>》:“蹔遂沖旨,改授朝端?!?李周翰 注:“改授司徒,以為朝臣之首也?!?唐 王維 《送丘為往唐州》詩:“朝端肯相送,天子綉衣臣?!?/p>
(2).朝廷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敷奏朝端,百揆惟穆?!?宋 王禹偁 《送田舍人出牧淮陽》詩:“藥樹吟多且握蘭,藹然公議滿朝端。”《明史·吳時來傳》:“ 時來 初以直竄,聲振朝端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時事·劉庸夫》:“門生故吏,分布朝端?!?/p>
魏了翁名句,楊修撰挽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