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來揖遜三杯酒,至和薰蒸遍八極
出自宋代丘葵《李養(yǎng)吾董教同安為作長編》:
一元之根貞下起,勾萌甲柝春陽敷。
千紅萬紫弄晴霽,忽然暗綠繞丘墟。
霜風(fēng)厲厲百物遂,枝葉剝落留根株。
一誠通復(fù)心無愧,雖千萬往猶褐夫。
浩然之氣非襲取,所要與道與義俱。
勿正勿忘勿助長,活潑潑地惟鳶魚。
子思吃緊為人處,鄒孟得之曰養(yǎng)吾。
千載斷脈無人續(xù),往往舐痔夸得車。
何期邑泮乃親見,鐸音之來自方壺。
加之卿相心不動,顧乃下教青衿徒。
古來揖遜三杯酒,至和薰蒸遍八極。
圣門狂者得氣象,童冠浴沂風(fēng)舞雩。
嘆子養(yǎng)浩亦已久,讀書窗前草不除。
明年春風(fēng)二三月,不知先生與點無。
注釋參考
古來
古來 (gǔlái) 自古以來 since time immemorial 古來如此 古來圣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?!啤?李白《將進(jìn)酒》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揖遜
(1).猶揖讓。賓主相見的禮儀。 宋 葉適 《外論一》:“自 景德 元年與 契丹 盟,更六圣百二十年,聘使往來,天子親與之揖遜於庭,未嘗一日敗盟約也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議論》:“ 張蕓叟 詩評亦云:如大排筵席,二十四味,終日揖遜,求其適口者,少矣?!?明 陳繼儒 《讀書鏡》卷三:“ 明道 先生嘗至禪寺,僧方飯,見趨進(jìn)揖遜之盛,嘆曰:‘三代威儀盡在是矣。’”
(2).猶揖讓。禪讓。 宋 魏泰 《東軒筆錄》卷三:“翰林學(xué)士 葉清臣 等言:‘本朝以揖遜得天下,而 淑 ( 李淑 )誣以干戈,且臣子非所宜言。’”《七國春秋平話》卷上:“慕 唐 虞 之高風(fēng),思揖遜於政權(quán)?!?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論淡書》:“ 勛 華 之盛,揖遜之隆,比之三家村里甕牖酒人,真不啻幾千萬里矣。”
杯酒
(1).一杯酒。 漢 司馬遷 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未嘗銜盃酒,接慇懃之歡?!?/p>
(2).指飲酒?!缎绿茣堁淤p傳》:“吾武夫,雖有舊惡,盃酒間可解?!?/p>
至和
(1).極和諧、安順?!洞蟠鞫Y記·王言》:“所謂天下之至知者,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。” 漢 賈誼 《新書·服疑》:“制服之道,取至適至和以予民,至美至神進(jìn)之帝?!?/p>
(2).指天地間祥和之氣?!端螘分径罚骸绑w至和,感陰陽,德無不柔,繁休祥。” 唐 劉禹錫 《唐故朝議郎贈司空奚公神道碑》:“天以大運生萬物,而以正氣鐘賢人。至和來宅,其德乃具,公實有焉?!?明 方孝孺 《郊祀頌》:“還坐法宮,端拱受朝。至和盈庭,如聞《九韶》。”
薰蒸
(1).煙熏氣蒸。《參同契》卷上:“若能練己,則真氣薰蒸遍于一身。”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余偶見一醫(yī)僧解犀……以極薄紙裹置於懷中,近肉,以人氣蒸之,候氣薰蒸浹洽,乘熱投臼中急擣,應(yīng)手如粉。因知人氣之能粉犀也。” 明 何孟春 《馀冬序錄摘鈔》卷二:“鉛氣有毒……業(yè)久之家,長幼為毒薰蒸,多萎黃,旋致風(fēng)攣癱軟之疾,不得其壽而斃?!?/p>
(2).熏陶。 宋 司馬光 《上謹(jǐn)習(xí)疏》:“上行下效謂之風(fēng),薰蒸漸漬謂之化?!?明 張居正 《與中丞孫淮海書》:“今惟積此真意,漸次薰蒸,假以一二年,庶可少變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禹貢錐指>序》:“會今天子聰明神圣,四海之內(nèi)薰蒸浸漬,莫不彈冠振衿輻輳而出?!?/p>
(3).猶蒸騰。 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九章:“?。≌贫娴娜嗽缫驯凰接拐粼谌熘?,同人們距離太遠(yuǎn),早已不能理解人們的情緒了?!?/p>
八極
八方極遠(yuǎn)之地?!肚f子·田子方》:“夫至人者,上闚青天,下潛黃泉,揮斥八極,神氣不變?!薄痘茨献印ぴ烙?xùn)》:“夫道者,覆天載地,廓四方,柝八極,高不可際,深不可測?!?高誘 注:“八極,八方之極也,言其遠(yuǎn)?!?唐 李白 《大鵬賦》:“余昔於 江陵 見 天臺 司馬子微 ,謂余有仙風(fēng)道骨,可與神游八極之表?!?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大家降一級試試看》:“ 杜威 教授有他的實驗主義,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義,從他們那里零零碎碎販運一點回來的就變了 中國 的呵斥八極的學(xué)者,不也是一個不可動搖的證明嗎?”
丘葵名句,李養(yǎng)吾董教同安為作長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