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山鷓鴣》:
山鷓鴣,朝朝暮暮啼復(fù)啼,啼時露白風(fēng)凄凄。
黃茅岡頭秋日晚,苦竹嶺下寒月低。
畬田有粟何不啄,石楠有枝何不棲。
迢迢不緩復(fù)不急,樓上舟中聲暗入。
夢鄉(xiāng)遷客展轉(zhuǎn)臥,抱兒寡婦彷徨立。
山鷓鴣,爾本此鄉(xiāng)鳥。
生不辭巢不別群,何苦聲聲啼到曉。
啼到曉,唯能愁北人,南人慣聞如不聞。
注釋參考
畬田
1.采用刀耕火種的方法耕種的田地。 2.用火耕種田。何不
何不 (hébù) 為什么不——用反問語氣,表示應(yīng)該或可以 why not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石楠
植物名?;ü┯^賞,葉可入藥?!短接[》卷九六一引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:“ 曲阜 古城有 顏回 墓,墓上石楠二株,可三四十圍,土人云 顏回 手植之木。” 唐 柳宗元 《袁家渴記》:“其樹多楓柟石楠,楩櫧樟柚?!?/p>
不棲
(1).不棲止。 晉 劉琨 《答盧諶》詩:“匪桐不棲,匪竹不食。”
(2).引申為不縈繞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養(yǎng)生論》:“愛憎不棲於情,憂喜不留於意?!?/p>
白居易名句,山鷓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