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道八韻果何用,時文之學(xué)久已刪
出自宋代方回《寄題鶩源戴氏蒼山歌》:
大蒼超人山,小蒼山,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環(huán)。
萬梅萬竹萬松柏,萬巖萬壑超人寰。
河洛以來萬萬卷,上至姚姒下孔顏。
蠅頭細(xì)字藏數(shù)世,晁張韓柳筆追還。
三道八韻果何用,時文之學(xué)久已刪。
星源幸有此一老,妙齡早悟向上關(guān)。
明年古希滿七十,不知京洛有塵闤。
超人間自與鶯蝶賞,果熟朝共猿猱攀。
文超人士過從每樽超人,樵夫牧子亦許荊同班。
海內(nèi)一統(tǒng)三十載,書文車軌過荊蠻。
捐軒棄冕考槃磵,清朝乃容此士閒。
神仙窟宅何可到,蓬萊弱水隔險艱。
安得插翅一飛往,穿深憩密弄潺湲。
王摩詰心似可擬,陶淵明徑焉能扳。
既而思之各有分,命所當(dāng)?shù)锰觳粦a。
大蒼山,小巷山,此非百頃之家不能辦,游人未易窺豹斑。
注釋參考
三道
(1).指人子事親的三種孝道,即生養(yǎng)、死葬和祭祀?!抖Y記·祭統(tǒng)》:“是故孝子之事親也,有三道焉:生則養(yǎng),沒則喪,喪畢則祭?!?/p>
(2).三路。《北史·齊武成帝紀(jì)》:“ 周 將 楊忠 ……等二十餘萬人,自 恒州 分為三道,殺掠吏人。”
(3).指國體、人事、直言?!稘h書·晁錯傳》:“選賢良明於國家之大體,通於人事之終始及能直諫者,各有人數(shù),將以匡朕之不逮,二三大夫之行,當(dāng)此三道?!?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三道:國體、人事、直言也?!?南朝 齊 王融 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懋陳三道之要,以光四科之首。”
(4).三道試題?!缎绿茣みx舉志上》:“答時務(wù)策三道?!?/p>
(5).指古代軍事理論上的正道,奇道,伏道。 宋 蘇洵 《權(quán)書·攻守》:“攻者有三道焉,守者有三道焉。三道:一曰正,二曰奇,三曰伏。”
何用
(1).為什么?!对姟ば⊙拧す?jié)南山》:“國既卒斬,何用不監(jiān)?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何以不監(jiān)察之而令相伐也?”《穀梁傳·莊公六年》:“何用弗受也?為以王命絶之也。”
(2).憑什么;用什么?!斗Y梁傳·僖公元年》:“是 齊侯 與? 齊侯 也。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?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骨相》:“人曰命難知。命甚易知。知之何用?用之骨體?!?唐 韓愈 《食曲河驛》詩:“殺身諒無補,何用答生成?”
(3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、不須?!逗鬂h書·孔融傳》:“ 文舉 舍我死,吾何用生為?” 唐 王泠然 《題河邊枯柳》詩:“今日摧殘何用道!數(shù)里曾無一株好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帝顯德元年》:“今皆國家臣子也,何用致疑!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十七卷:“﹝ 景小姐 ﹞遂也回他一首,和其末韻云……知音已有新裁句,何用重挑焦尾琴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,留到現(xiàn)在,足可以吃半年,又何用天天愁飯菜?”
時文
時文 (shíwén) 科舉時代稱應(yīng)試的文章,特指八股文 eight-legged essay;essay prescribed for civil examination 粗粗地記得幾篇時文久已
久已 (jiǔyǐ) 早已;早就 long ago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方回名句,寄題鶩源戴氏蒼山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