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與、少年爭遇合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最高樓(乙卯生日)》:
吾衰矣,百事且隨緣。
只字不箋天。
幾曾三宿為歸計,更巴一歲是希年。
記兒時,聞祖父,說隆乾。
。
我不與、少年爭遇合。
你莫共、老僧爭戒臘。
靴皺面。
帨垂肩。
錦袍奪去饒之問,虎皮撤起付伊川。
??丈?,無長物,可飛仙。
注釋參考
不與
不與 (bùyǔ) 不贊成 do not grant 仁陷于愚,固君子之所不與也?!鳌ゑR中錫《中山狼傳》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遇合
遇合 (yùhé) 指臣子逢到善用其才的君主。也指賓主相得甚歡;相遇而彼此投合 get along together劉克莊名句,最高樓(乙卯生日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0
糾錯
猜你喜歡
詩詞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