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岳珂《虞忠肅萬里帖贊》:
方長鯨之干誅,駭百川這騰浪。
撼坤軸其欲裂,有雍公之忠壯。
策數(shù)船之奇勛,射天狼于北向。
既旄頭之夜殞,窘紛披而投仗。
嘆微管其左衽,曾垂褒于素王。
凜百年而若存,耿英氣于江上。
攬遺帖以在手。
并風(fēng)云而獻壯。
斂胸中之倔奇,為筆下之豪放。
念舊交于漕挽,寓執(zhí)訊之還往。
慨寶傳之至今,猶足慰夫馳想。
予嘗考史牒之終始,論余功于翼亭。
觀其位上宰以秉成,猶未忘大議之獨唱。
謂取秦而下燕,可拊背而扼吭。
軒墀靡慕于金鉉,節(jié)斧乃頒于玉帳。
當王業(yè)溺于積安之久,而人心頓有振起之望。
迨時數(shù)之未偶,墜妖星于五丈。
故議者不見于異時之所就,而得以寘疑于當日之自將。
何心于一相。
既什襲以致其尊慕,又三嘆而繼之惆悵也。
注釋參考
什襲
什襲 (shíxí) 原指把物品一層層地包起來,后形容珍重地收藏 wrap sth. layer after layer (treasure) 什襲而藏以致
以致 (yǐzhì) 使得因此,結(jié)果,表示前一分句導(dǎo)致的結(jié)果 as a result;so that;with the result that尊慕
尊崇仰慕。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天下懷樂敬愛而尊慕之,皆愿以為君王?!?清 姚鼐 《贈孔撝約假歸序》:“豈 孔子 子孫人人賢哉,尊慕者深,則推及其遺體也遠?!?/p>
三嘆
亦作“ 三嘆 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?!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拔嶙又檬持g三嘆,何也?”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?!?/p>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(yīng)和?!段倪x·陸機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?!?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?!?/p>
惆悵
惆悵 (chóuchàng) 傷感;愁悶;失意 melancholy 羈旅而無友生,惘悵兮而私自憐?!冻o·九辯》 惆悵人亡書亦絕,后人無復(fù)見《青囊》!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悲?——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岳珂名句,虞忠肅萬里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