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書意》:
屋漏徙我床,窗破補其罅。
衣穿傲狐貉,食淡忘膾炙。
人生老可哀,百事就衰謝。
我喜在得歸,味美如啖蔗。
雖云茅茨陋,豈不賢傳舍。
兒能牧雞豚,身自種桑柘。
市壚酒易賒,鄰廄驢可借。
睡任門生嘲,醉無官長罵。
見書眼先閉,惰嬾亦自赦。
卻后五百年,林間作佳話。
注釋參考
惰嬾
亦作“ 惰孏 ”。懶惰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守塉》:“ 姜望 至德而佃不復種, 重華 大圣而漁不償網(wǎng),然后玉璜表 營丘 之祚,大功有二十之高,何必譏之以惰嬾,而察才以相士乎!” 晉 陶潛 《責子》詩:“ 阿舒 已二八,惰嬾故無匹?!币槐咀鳌?懶惰 ”。 北魏 賈思勰 《<齊民要術(shù)>序》:“﹝ 王丹 ﹞每歲時農(nóng)收后,察其強力收多者,輒歷載酒肴,從而勞之……其惰孏者獨不見勞,各自恥不能致 丹 ?!?/p>
陸游名句,書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