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呂殊《別荊州諸友》:
荊州三度別,此別猶酸冷。
蒹葭逐岸靡,煙雨隔林迥。
去棹行且留,離觴醉還醒。
緬懷荊州士,秸立霜毛整。
爽信何由人,班班紛脫穎。
況是清俊流,魁然挈裘領(lǐng)。
相逢名教樂,殊忘舊機境。
草木臭味同,何庸絕畦町。
虎豹識避就,寧忍覆陷阱。
人情不盡遠,頗諒心耿耿。
眼底絕荊榛,夙生獨何幸。
時恨多曠違,赧容多而頸。
分袂復(fù)自茲,深淵惜斷綆。
斷綆無續(xù)期,分袂有時并。
但原各自珍,時當動深省。
一簣會成山,九仞猶棄井。
要令百煉金,清瑩無留礦。
大哉乾坤內(nèi),吾道相與命。
注釋參考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變化,草木蕃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?!?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?!俄n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?!?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?!?/p>
臭味
臭惡之氣味?!吨芏Y·天官·內(nèi)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 漢 鄭玄 注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別其不可食者,則所謂者皆臭味也?!?清 趙翼 《裙帶魚臭如醃鲞莪洲白門乃酷嗜詩以調(diào)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親,嗜痂偏作席間珍?!?/p>
(1).氣味。 漢 仲長統(tǒng) 《昌言下》:“性類純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 宋 蘇軾 《題楊次公蕙》詩:“蕙本蘭之族,依然臭味同?!?/p>
(2).比喻志趣。 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親昭朋徒,臭味相與,大會而葬之?!?唐 元稹 《與吳端公崔院長五十韻》:“吾兄諳性靈, 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掛冠詞,一生還自恣?!?清 方苞 《贈潘幼石序》:“豈臭味之同,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3).比喻同類?!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?季武子 曰:‘誰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言同類?!?唐 李百藥 《房彥謙碑》:“且復(fù)留連宴賞,提攜臭味,登山臨水,必動詠言。” 宋 蘇軾 《下財啟》:“夙緣契好,獲媾婚姻,顧門閥之雖微,恃臭味之不遠。”
何庸
何用,何須。 唐 李德裕 《次柳氏舊聞》:“ 蕭嵩 為相,引 韓休 為同列。及在位,稍與 嵩 不協(xié)。 嵩 因乞骸骨。上慰 嵩 曰:‘朕未厭卿,卿何庸去?’”《新唐書·李景讓傳》:“ 景讓 自右散騎常侍出為 浙西 觀察使,母問行日, 景讓 率然對:‘有日?!?鄭 曰:‘如是,吾方有事,未及行?!w怒其不嘗告也。且曰:‘已貴,何庸母行?’ 景讓 重請罪,乃赦?!?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三:“勞生諒何庸,顧為形所累?!?/p>
畦町
(1).田壟;田界。亦泛指田園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山居賦》:“畦町所藝,含蘂藉芳。” 王闿運 《影山草堂銘》:“廣漠寂寥之鄉(xiāng),畦町高下之處?!?/p>
(2).界限。 宋 葉適 《<羅袁州文集>序》:“又太學屢與同舍議不合,遂自乞為軍丞棘正,不肯涉翰墨畦町、宰縣守州,專以政事顯云?!?明 李東陽 《明故奉政大夫修正庶尹云南按察司僉事致仕何公墓志銘》:“公性開朗,畦町不內(nèi),設(shè)與人交,必從厚聞。” 清 黃宗羲 《陳乾初先生墓志銘》:“唯我 蕺山 ,集夫大成,諸儒之弊,削其畦町?!?/p>
(3).規(guī)矩;格式。 宋 文天祥 《吊五水》詩序:“ 張全 無統(tǒng)馭之材,自為畦町。”《宣和畫譜·張欽元》:“作真字……其遠法 鐘繇 唯恐失真,但去古既遠,世習紛揉,故未能脫去前人畦町。” 元 夏文彥 《圖繪寶鑒·王洽》:“每欲作圖……先以墨潑幛上,因其形似,或為山石,或為林泉,自然天成,不見墨污之跡,蓋能脫去筆墨畦町,自成一種意度?!?/p>
呂殊名句,別荊州諸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霸王三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