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和季弟韻二十首》:
且耕閒曠釣迷茫,風(fēng)月佳時(shí)亦放狂。
辟谷久從赤松子,對花幾換紫微郎。
王何變晉為東晉,郊島催唐入季唐。
此事故須商榷在,鐵檠未可厭山房。
注釋參考
辟谷
(1).謂不食五谷。道教的一種修煉術(shù)。辟谷時(shí),仍食藥物,并須兼做導(dǎo)引等工夫?!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澳藢W(xué)辟穀,道引輕身?!薄赌鲜贰る[逸傳下·陶弘景》:“ 弘景 善辟穀導(dǎo)引之法,自隱處四十許年,年逾八十而有壯容?!?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七:“偶遇真人,授丹砂,辟穀有年,身輕於羽。” 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燃犀》:“辟穀餐霞,生涯一鉢盂,羽化住 蓬壺 ?!?清 納蘭性德 《擬古》詩之三四:“飲酒雖達(dá)生,辟穀乃長年。”
(2).泛指不吃飯。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穀二·粱》﹝集解﹞引 孟詵 曰:“青粱米可辟穀。以純苦酒浸三日,百蒸百曬,藏之。遠(yuǎn)行,日一餐之,可度十日;若重餐之,四百九十日不饑也?!?郭沫若 《盲腸炎·不讀書好求甚解》:“然而他們之攻擊gong{1-1}產(chǎn)主義也,則多因某個(gè)gong{1*1}產(chǎn){1*1}黨人之不愜人意,因而遷怒及其主義,是猶因飯碗之不潔而生辟谷之想?!?/p>
赤松子
(1).亦稱“ 赤誦子 ”、“ 赤松子輿 ”。相傳為上古時(shí)神仙,各家所載,其事互有異同?!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霸笚壢碎f事,欲從 赤松子 游耳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列仙傳》:“ 神農(nóng) 時(shí)雨師也,能入火zi{1-1}燒, 崑崙山 上隨風(fēng)雨上下也?!薄痘茨献印R俗訓(xùn)》:“今夫 王喬 、 赤誦子 吹嘔呼吸,吐故納新。” 高誘 注:“ 赤誦子 , 上谷 人也,病癘入山,導(dǎo)引輕舉?!薄稘h書·古今人表》:“ 赤松子 , 帝嚳 師。” 宋 羅泌 《路史·馀論二·赤松石室》:“ 赤松子 者, 炎帝 之諸侯也,既耄,移老 襄城 ,家于石室……《神仙傳》云:‘ 赤松子 者,服水玉, 神農(nóng) 時(shí)為雨師,教 神農(nóng) 入火……而《列仙傳》有 赤松子輿 者,在 黃帝 時(shí)啖百草華,不穀,至 堯 時(shí)為木工,故傳謂 帝俈 師之。又云 堯 師之。而道亦有 黃帝 問 赤松子 《中戒》等經(jīng),此 張良 所以愿從之游,非末代之?dāng)?shù)矣。’” 明 何景明 《張良》詩:“一遇 黃石公 ,還從 赤松子 ?!?/p>
(2).相傳為 晉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。據(jù) 晉 葛洪 《神仙傳》載: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歲時(shí)外出牧羊,被道士攜至 金華山 石室中,四十馀年不復(fù)念家。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,歷年不得。后經(jīng)道士指引于山中見之。問羊何在,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數(shù)萬頭。 初起 乃棄家從 初平 學(xué)道,“共服松脂、茯苓,至五百歲,能坐在立亡,行於日中無影,而有童子之色。后乃俱還鄉(xiāng)里,親族死終略盡,乃復(fù)還去。 初平 改字為 赤松子 , 初起 改字為 魯班 ”。 宋 張淏 《云谷雜記》卷二引作“ 黃初平 ”,并云:“今 婺州 金華山 赤松觀 乃其飛昇之地?!?宋 羅泌 《路史·馀論二·赤松石室》:“ 酈氏 《水經(jīng)》亦謂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,zi{1-1}燒而化……乃 皇初平 爾,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?!?/p>
紫微郎
亦作“ 紫薇郎 ”。 唐 代中書舍人的別稱。 唐 白居易 《紫薇花》詩:“獨(dú)坐黃昏誰是伴,紫薇花對紫微郎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寄右省李起居》詩:“已向鴛行接雁行,便應(yīng)雙拜紫薇郎?!?清 趙翼 《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見貽》詩:“紫微郎剩白衣身,萬里從戎歷重譯?!眳⒁姟?紫微 ”。
劉克莊名句,和季弟韻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