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云殺虎太傷和,胡不令渠自渡河
出自宋代劉宰《殺虎行謝宜興趙大夫惠虎皮虎臘虎睛》:
君不見陽羨周將軍,射殺南山白額虎,千古萬古聲流聞。
又不見宜興趙大夫,南山三十有六虎,令行殺取無復(fù)馀。
一虎昔何少,三十六虎今何多。
虎多人不患,所患政之苛。
苛政減人門,猛虎戕人命。
擇禍莫若輕,泰山之人論已定。
大夫性高明,下令走風(fēng)雨。
所知在田里,了不見臺(tái)府。
既令民免政之虎,又民民除虎之苦,四境之民歌且舞。
或云殺虎太傷和,胡不令渠自渡河。
我聞此言笑且呵,大夫尤民尤,豈必限吾士。
不然鄰國以為壑,信也白圭愈于禹。
古陽羨,今宜興。
大夫邑之主,將軍邑之民。
主賓多寡事不同,千古萬古同清芬。
注釋參考
傷和
(1).謂傷害天地中和之氣?!逗鬂h書·質(zhì)帝紀(jì)》:“怨氣傷和,以致災(zāi)眚。”《后漢書·霍谞傳》:“傷和致災(zāi),為害滋甚?!?/p>
(2).指違反為人的中和之道。 宋 陳師道 《送檢法趙奉議》詩:“勇鋭閉房猶著酒,切深疾惡反傷和?!?/p>
不令
(1).不善;不肖?!对姟ば⊙拧な轮弧罚骸盃{爗震電,不寧不令。” 鄭玄 箋:“天下不安,政教不善之徵?!薄蹲髠鳌ば哪辍罚骸肮丫胁涣钪?達(dá) ,構(gòu)我敝邑於大國?!?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慈母以弱子you{1~1}女見託,奈何因不令之婢,致淫佚之詞!” 明 楊慎 《二伯論下》:“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,千里而襲人,強(qiáng)賊之行也?!?/p>
(2).沒有命令?!秾O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其兵不修而戒,不求而得,不約而親,不令而信?!薄犊鬃蛹艺Z·好生》:“ 孔子 曰:‘以此觀之, 文王 之道,其不可加焉。不令而從,不教而聽,至矣哉!’”
(3).不聽從命令?!俄n非子·說疑》:“臨難不恐,上雖嚴(yán)刑無以威之,此之謂不令之民也?!薄段簳け焙M踉攤鳌罚骸拔粽撸?淮 夷叛命,故有三年之舉; 鬼方 不令,乃致淹載之師?!?/p>
渡河
渡河 (dùhé) 通過江河 cross a river劉宰名句,殺虎行謝宜興趙大夫惠虎皮虎臘虎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