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真宗《皇后廟十五首》:
祀事孔明,廟室惟肅。
铏登籩豆,金石絲竹。
既灌既下,允恭允穆。
奉神如在,以介景福。
注釋參考
籩豆
(1).籩和豆。古代祭祀及宴會(huì)時(shí)常用的兩種禮器。竹制為籩,木制為豆?!抖Y記·禮器》:“三牲魚臘,四海九州之美味也;籩豆之薦,四時(shí)之和氣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盛其饌者,即三牲魚臘籩豆是也?!薄逗鬂h書·東夷傳·濊》:“其人終不相盜,無門戶之閉。婦人貞信。飲食以籩豆。”《舊唐書·后妃傳上·中宗韋庶人》:“帝納其言,以后為亞獻(xiàn),仍以宰相女為齊娘,以執(zhí)籩豆?!?/p>
(2).借指祭儀。 宋 蘇轍 《謝講徹<論語>賜燕狀》之一:“深念勤勞,式均燕喜,籩豆有楚,鐘鼓畢陳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徵七略》:“其細(xì)者,籩豆之事,佐史之職,官別為書, 與 周時(shí)贊大行相似?!?/p>
金石絲竹
指鐘、磬、琴瑟、簫管四類樂器。亦泛稱各種樂器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金石絲竹,樂之器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敬慎》:“弔死問疾,七年不飲酒,不食肉,外金石絲竹之聲,遠(yuǎn)婦女之色?!?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洞庭山》:“四時(shí)聞金石絲竹之聲,徹於山頂。” 唐 李朝威 《柳毅傳》:“復(fù)有金石絲竹,羅綺珠翠,舞千女於其左。”
成語解釋金:指金屬制的樂器;石:指石制的磬;絲:指弦類樂器;竹:指管類樂器。泛指各種樂器。也形容各種聲音。金石絲竹出處《莊子·駢母》:“多于聰者,亂五聲,淫六律,金石絲竹,黃鐘大呂之聲,非乎,而師曠是已。”使用例句樂也者,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,擇其善鳴者而作壁上觀之鳴。金石絲竹,匏土革木,八者,物之善鳴者也。真宗名句,皇后廟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