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東新橋》:
群鯨貫鐵索,背負(fù)橫空霓。
首搖翻雪江,尾插崩云溪。
機(jī)牙任信縮。
漲落隨高低。
轆轤卷巨索,青蛟掛長堤。
奔舟免狂觸,脫筏防撞擠。
一橋何足云,歡傳廣東西。
父老有不識,喜笑爭攀躋。
魚龍亦驚逃,雷雹生馬蹄。
嗟此病涉久,公私困留稽。
奸民食此險(xiǎn),出沒如鳧鹥。
似賣失船壺,如去登樓梯。
不知百年來,幾人隕沙泥。
豈知濤瀾上,安若堂與閨。
往來無晨夜,醉病休扶攜。
使君飲我言,妙割無牛雞。
不云二子勞,嘆我捐腰犀。
我亦壽使君,一言聽扶藜。
常當(dāng)修未壞,勿使后噬臍。
注釋參考
父老
父老 (fùlǎo) 古時(shí)鄉(xiāng)里管理公共事務(wù)的人,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(dān)任;亦尊稱老年人 elders(of a country or district)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(rèn)識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(shí)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。”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?!?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(bào)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喜笑
喜悅而笑?!稘h書·雋不疑傳》:“ 不疑 多有所平反,母喜笑,為飲食語言異於他時(shí)。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許靖傳》“申陳舊好,情義款至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捉筆陳情,隨以喜笑。”
嘻笑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正失·孝文帝》:“上止輦聽之,其言可者稱善,不可者喜笑而已?!?/p>
攀躋
亦作“ 攀隮 ”。猶攀登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體別》:“休動磊落,業(yè)在攀躋,失在疏越?!?唐 孟郊 《和皇甫判官游瑯琊溪》:“唯當(dāng)清宵夢,髣髴愿攀躋?!?宋 陸游 《宿上清宮》詩:“盤蔬采掇多靈藥,閣道攀隮出半空?!?清 戴名世 《<野香亭詩集>序》:“余讀相國之詩,雄健峭削,如長松千尋,孤峯萬仞,而不可攀躋也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乙部第二章:“自平原以至山巔,必經(jīng)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?!?/p>
蘇軾名句,東新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