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灼《送洪上人游南》:
中原鹽百川赴東鹽西,萬(wàn)折鹽惟有蜀江鹽耳。
師之桑梓江干側(cè),扁舟卻訪鴟夷子。
荊楚吳越我未到,第聞?wù)務(wù)咭嘧韵病?br>羨師脫去事幽尋,春風(fēng)滿帆作行李。
會(huì)稽草木朝霞蔚,錢塘波濤夏雷疾。
桂樹楓葉怨楚人,莼羹鹽豉托吳客。
到處定知有新得,長(zhǎng)篇短韻揮椽筆。
他時(shí)我亦探禹穴,一見名字如促膝。
注釋參考
楓葉
楓樹葉。亦泛指秋令變紅的其他植物的葉子。詩(shī)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晚出西射堂》詩(shī):“曉霜楓葉丹,夕曛嵐氣陰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 潯陽(yáng) 江頭夜送客,楓葉荻花秋瑟瑟。” 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共宿郵亭》:“山遠(yuǎn)天高煙水寒,兩岸樓臺(tái)楓葉丹?!?楊朔 《香山紅葉》:“我望著紅葉,問(wèn):‘這是什么樹?怎么不大像楓葉?’”
莼羹
用蓴菜烹制的羹?!稌x書·陸機(jī)傳》:“嘗詣侍中 王濟(jì) , 濟(jì) 指羊酪謂 機(jī) 曰:‘卿 吳中 何以敵此?’答云:‘千里蓴羹,未下鹽豉?!瘯r(shí)人以為名對(duì)?!薄墩f(shuō)郛》卷十九引 宋 曾三異 《因話錄·蓴羹》:“‘千里蓴羹,未下鹽豉?!蓝嘁缘笊敻?,未用鹽與豉相調(diào)和。非也!蓋末字誤書為未, 末下 乃地名, 千里 亦地名。此二處產(chǎn)此二物耳。其地今屬 平江郡 ?!?清 金農(nóng) 《聞喜縣中早發(fā)》詩(shī):“脯臘膎胰非不飽,未免秋風(fēng)刮面思蓴羹?!?/p>
蒓羹:莼菜做的羹。 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 松江 蟹舍主人歡,菰飯蒓羹亦共餐?!?宋 周邦彥 《驀山溪》詞:“玉簫金管,不共美人游,因箇甚,煙霧底。獨(dú)愛蒓羹美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李白在政治活動(dòng)中的第二次大失敗》:“ 張翰 在 西晉 齊王炯 的幕下,因秋風(fēng)起而思食 江 東莼羹,因而離開了 齊王 ?!?/p>
鹽豉
食品名。即豆豉。用黃豆煮熟霉制而成。常用以調(diào)味?!妒酚洝せ茨虾馍搅袀鳌罚骸俺颊?qǐng)?zhí)?蜀郡 嚴(yán)道 邛 郵,遣其子母從居,縣為筑蓋家室,皆廩食給薪菜鹽豉炊食器席蓐?!薄稌x書·陸機(jī)傳》:“又嘗詣侍中 王濟(jì) , 濟(jì) 指羊酪謂 機(jī) 曰:‘卿 吳中 何以敵此?’答云:‘千里蓴羹,未下鹽豉?!瘯r(shí)人稱為名對(duì)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(shī):“鹽豉下魚羹,椒蘭糝鳧臛?!?潘飛聲 《袁仲濂判官招集第一樓》詩(shī):“沙鳥風(fēng)帆歸畫幌,刀魚鹽豉上晶盤?!?/p>
王灼名句,送洪上人游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