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愚《偈頌二十一首》:
一人高高峰頂立,一人深深海底行。
不是與人難共住,大都緇素要分明。
注釋參考
不是
不是 (bù shì) 錯(cuò)誤;過失 mistake;faul 是吾不是處?!濉ち钟X民《與妻書》 否定判斷 be not 現(xiàn)在不是講話的時(shí)候與人
合乎民意取得人心?!秶?guó)語·越語下》:“持盈者與天,定傾者與人,節(jié)事者與地?!?韋昭 注:“與人,取人之心也?!薄豆茏印ば蝿?shì)》:“持滿者與天,安危者與人?!?尹知章 注:“能安危者,則與人合。”
大都
大都 (dàdōu) 幾乎全部或大多數(shù) universally;mostly;for the most part 夜幕降臨,動(dòng)物大都走向高處,都想得到合適的光照 大都 (Dàdū) 中國(guó)元朝(1271—1368)首都,即今北京,1272 年在營(yíng)建中命名“大都”,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Dadu緇素
(1).黑和白。《孔叢子·公孫龍》:“以絲麻加之女工,為緇素青黃,色名雖殊,其質(zhì)則一?!?/p>
(2).指僧俗。僧徒衣緇,俗眾服素,故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潁水》:“水中有立石,高十餘丈,廣二十許步,上甚平整。緇素之士,多泛舟升陟,取暢幽情。” 前蜀 貫休 《送鄭使君》詩(shī):“ 東陽(yáng) 緇素如何好,空向生祠祝上臺(tái)?!?宋 蘇軾 《海月辯公真贊》:“予通守 錢塘 時(shí), 海月大師 惠辯 者,實(shí)在此位,神宇澄穆,不見慍喜,而緇素悅服,予固喜從之游。” 清 曹寅 《香阜寺種菩提子應(yīng)時(shí)發(fā)芽賦以志喜》詩(shī):“冠蓋祝釐全盛日,遶林緇素轉(zhuǎn)經(jīng)聲。”
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(dāng)分明記之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(jiǎn)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(duì)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釋智愚名句,偈頌二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