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榜中第二人,今在烏臺為察視
出自宋代王禹偁《送姚著作之任宣城》:
平生聞說宣城郡,水石幽奇人物俊。
檻外澄江練不收,窗中遠岫眉初印。
六朝繁盛至隋唐,才人名士遙相望。
謝公向此憑熊軾,白傅曾為鹿鳴客。
江樓山寺多賦詩,往往題名在僧壁。
皇家早歲平吳后,翰林賈公為太守。
至今清話玉堂中,夸詫江山不離口。
吾君御極初選藝,東樞貳卿新擢第。
解褐曾縻佐郡官,首得宣城為歷試。
紫微田郎次登科,東樞受代傳廳事。
第三榜中第二人,今在烏臺為察視。
邇來通倅少名流,云泉竹樹應包羞。
今春忽命姚著作,學術(shù)縱橫才磊落。
當年雄揖第三名,官路迍邅久漂泊。
去歲獻文重召試,新恩始上蕓香閣。
未教修史未演綸,宣城奉使聊親民。
且忻彩服得就養(yǎng),莫嘆朱衣未即真。
舊游應有交朋在,此去仍言婚宦新。
下車布政民休休,高吟淺酌誰獻酬。
夜深紅燭在何處,綺霞閣通疊嶂樓。
公權(quán)書札燕許詞,未免山僧乞撰碑。
撰碑書碑即三載,眼看徵詔在丹墀。
卻愁未盡江南興,閑坐蓬瀛揮玉柄。
黃樞侍臣兩制官,待君同說宣城景。
注釋參考
第三
第三 (dì-sān) the third (3rd);thirdly;in the third place第二人
第二等的人才?!稌x書·王坦之傳》:“僕射 江虨 領選,將擬為尚書郎, 坦之 聞曰:‘自過 江 來,尚書郎正用第二人,何得以此見擬!’ 虨 遂止?!眳⒁姟?第一人 ”。
烏臺
指御史臺。 唐 姚合 《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》:“烏臺情已洽,鳳閣分彌濃?!?金 郭宣道 《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臺》詩:“關(guān)心 雁塔 功名晚,試手烏臺歲月忙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八八:“怪道烏臺牙放早,幾人怒馬出 長安 ?!眳⒁姟?烏府 ”。
察視
(1).考察;視察。 唐 元結(jié) 《與韋洪州書》:“某聞古之賢達居位也,令當世頌其德,后世師其行,何以言之?在分君子小人,察視邪正?!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其為御史也,則察視臧否,糾遏姦邪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實二》:“蓋 元豐 末, 陸師閔 提舉 川 陜 茶馬,運茶抵 陜 , 蜀 人苦之。中丞 蘇轍 、御史 呂陶 以為言, 司馬 丞相 建 遣戶部郎官 黃廉 往察視。”
(2).仔細看,查看?!稏|觀漢記·和熹鄧皇后傳》:“徒 杜泠 不sha{1-1}人,自誣,被掠羸困,使輿見,畏吏,不敢自理。吏將去,微疾舉頸,若欲有言,太后察視覺之,即呼還問狀,遂信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染坊椎》:“ 陳 妻雖沉兒,猶恐兒不死,復往河邊察視,不見兒,但見椎在水。”
(3).官職名。監(jiān)察御史的別稱。 宋 王禹偁 《送姚著作之任宣城》詩:“第三牓中第二人,今在烏臺為察視?!?/p>
王禹偁名句,送姚著作之任宣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