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周文璞《憶昔》:
憶昔在童初,身輕俗累無。
云霞明道服,日月綴仙都。
屑玉三危露,泥金一丈符。
遨游即閶闔,佩帶或昆吾。
學語闚真誥,談玄校易圖。
竹間時搏拊,松下亦樗蒲。
謫墮歸巖壑,庸凡近仆奴。
極知方匿景,何敢遽摶扶。
請命書盈紙,祈真淚迸珠。
但能覘帝座,不恨守天廚。
譴巨知難逭,心安敢自誣。
相隨有芒屨,還欲化雙鳧。
注釋參考
謫墮
猶謫降。 唐 陸龜蒙 《白芙蓉》詩:“似説 玉皇 親謫墮,至今猶著水霜袍?!?宋 蘇轍 《王君貺宣徽挽詞》之二:“謫墮神仙侶,飛翔鸞鳳姿?!眳⒁姟?謫降 ”。
巖壑
(1).山巒溪谷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酬從弟惠連》詩:“寢瘵謝人事,滅跡入云峯。巖壑寓耳目,歡愛隔音容?!?唐 盧綸 《太白西峰書懷》詩:“山明鳥聲樂,日氣生巖壑。” 明 王守仁 《登泰山》詩:“陽光散巖壑,秋容淡相輝?!?清 黃燮清 《十一月朔大雪》詩:“巖壑白浩浩,千里不可別?!?/p>
(2).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。 唐 岑參 《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》詩:“巖壑歸去來,公卿是何物?” 宋 黃庭堅 《和答外舅孫莘老》詩:“少監(jiān)巖壑姿,宿昔廊廟具?!?/p>
庸凡
(1).平凡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四:“蓋天地之氣,騰降變易,不常其所,而物亦隨之……或昔庸凡而今瑰異,或昔瑰異而今庸凡,要皆難以一定言?!?/p>
(2).指庸俗。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更睹近世人生,每托平等之名,實乃愈趨於惡濁,庸凡涼薄,日益以深?!?/p>
仆奴
奴仆。 宋 陳與義 《和張規(guī)臣水墨梅》詩之一:“從教變白能為黑,桃李依然是僕奴。” 蕭乾 《往事三瞥》:“他們的司閽、園丁、廚子和仆奴糊里糊涂地也逃了出來?!?/p>
周文璞名句,憶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