泓然山巔池,冬夏常若此
出自宋代趙汝譡《和蛩栗齋豐翠蛟亭》:
眾峰抱蒼龍,蟠屈翠蛟水。
放之兩崖閒,奔洶不得止。
濤瀾生席上,雷雹轉石底。
恍疑天柱搖,將拔險洞起。
蘇公雄風壓,詩骨得山髓。
指麾驅鯤鯨,赫奕動箕尾。
紛紛下土人,蟻垤自封侈。
驟觀目睛眩,筆墜汗流泚。
坐令空石嘯,聲徹霄漢裹。
君來松根吟,仙者相去咫。
老蛟破鎖出,飲怒獨未已。
決開潤千丈,散作霧五里。
今年溪湖乾,草樹生意靡。
寸泉落山苗,靈藥起垂死。
遺吾云子飯,報汝青玉幾。
野人尋泉竇,筒壞方復理。
泓然山巔池,冬夏常若此。
注釋參考
泓然
(1).深邃貌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:“ 王長史 是 庾子躬 外孫。丞相目 子躬 云:‘入理泓然,我已上人?!?/p>
(2).水深滿貌。 唐 柳宗元 《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》:“其崖谷之委會,則泓然為池?!?金 元好問 《曲阜紀行》詩之四:“泓然窺古甃,一勺試甘冷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章太占稿>序》:“莫平於水,而一川泓然,淵涵渟蓄?!?/p>
(3).水清澈貌。 金 趙之杰 《題濟源龍?zhí)端隆吩姡骸皹鋰拗裰駠?,庵下泓然碧一潭?!?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葛云蒸》:“掘地得一巨石,數(shù)人舁起之,而泉泓然出其下?!?/p>
山巔
亦作“ 山顛 ”。山頂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仰視山顛,肅何千千?!薄对姟ば⊙拧u漸之石》“維其卒矣” 漢 鄭玄 箋:“卒者崔巍也。謂山巔之末也?!?唐 杜甫 《夔州歌十絕句》之四:“ 赤甲 白鹽 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懷舊》:“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,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。” 蕭乾 《初冬過三峽》:“過 瞿塘峽 ,山巔積雪跟云絮幾乎羼在一起?!?/p>
若此
若此 (ruòcǐ) 如此;像這樣子 so;such 求劍若此,不亦惑乎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 今》趙汝譡名句,和蛩栗齋豐翠蛟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