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從開署芙蓉幕,曾向風前記得無
出自唐代趙嘏《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》:
琴宮曾將宮風月須,謝公名跡滿江湖。
不知貴擁旌旗后,猶暇憐詩愛宮無?東省南宮興不孤,幾因詩宮謬招呼。
一從開署芙蓉幕,曾向風前記得無?遙聞桂水繞城隅,城上江山滿畫圖。
為問訾家洲畔月,清秋擬許醉狂無?日暮江邊一小儒,空憐未有白髭須。
馬融已貴諸生老,猶自容窺絳帳無?一種吟詩號孔徒,滄江有客獨疏愚。
初筵盡辟知名士,許到風前月下無?望斷南云日已晡,便應憑夢過重湖。
不知自古登龍者,曾有因詩泥得無?早游門館一樵夫,只愛吟詩傍藥爐。
旌旆滿江身不見,思言記得潁川無?孔融襟抱稱名儒,愛物憐才與世殊。
今日賓階忘姓字,當時省記薦雄無?僻愛江山俯坐隅,人間不是便為圖。
尊前為問神仙伴,肯向三清慰薦無?膺門不避額逢朱,絕境由來卷軸須。
早忝阿戎詩友契,趨庭曾薦禰生無?
注釋參考
一從
(1).全都服從?!俄n非子·揚權(quán)》:“凡上之患,必同其端,信而勿同,萬民一從?!?陳奇猷 集釋:“一從猶言皆從也?!?/p>
(2).一概聽從或遵從。《晉書·盧志傳》:“陛下今日之事,當一從右將軍?!薄稌x書·成恭杜皇后傳》:“今山陵之事,一從節(jié)儉,陵中唯潔掃而已,不得施涂車芻靈。”
(3).完全聽任。 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豈有白衣來剝啄,一從烏帽自敧斜?!?元 喬吉 《即事》曲:“一從鞍馬西東,幾番衾枕朦朧?!?/p>
(4).自從。 唐 王昌齡 《寄穆侍御出幽州》詩:“一從恩遣度 瀟湘 ,塞北江南萬里長?!?宋 王安石 《少年見青春》詩:“一從鬢上白,百不可見喜?!薄都t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妹子年輕,一從到了這里,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和郭沫若同志》詩:“一從大地起風雷,便有精生白骨堆?!?/p>
芙蓉幕
蓮幕。指大吏之幕府。 唐 王建 《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》詩:“故人多在芙蓉幕,應笑孜孜道未光?!?唐 趙嘏 《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》:“一從開署芙蓉幕,曾向風前記得無?” 宋 王禹偁 《酬安秘丞見贈長歌》:“玉皇殿前受恩渥,一時命入芙蓉幕?!币喾Q“ 芙蓉府 ”。 唐 劉禹錫 《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五韻》:“歸路芙蓉府,離堂瑇瑁筵?!眳⒁姟?蓮幕 ”。
向風
(1).臨風;迎風?!冻o·遠游》:“誰可與玩斯遺芳兮,晨向風而舒情?!?三國 魏 曹丕 《雜詩》之一:“向風長嘆息,斷絶我中腸?!?明 陳子龍 《過酥溪水深不可涉》詩:“纂纂棗垂雨,離離苗向風?!?/p>
(2).謂仰慕其人之品德或?qū)W問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石闕銘》:“於是天下學士,靡然向風;人識廉隅,家知禮讓?!薄赌鲜贰ち杭o中·武帝下》:“於是四方郡國,莫不向風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李敬子》:“方其居鄉(xiāng)時,士子向風,不遠千里至。” 胡蘊玉 《<中國文學史>序》:“於是有文無學之士,靡然向風?!?/p>
歸依;仰慕。 漢 賈誼 《過秦論》:“天下之士,斐然嚮風?!?宋 蘇軾 《御試制科策》:“令陛下處積安之時,乘不拔之勢,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風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 噶爾丹 自是不敢窺 藏 ,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魯克部,相繼嚮風入貢?!?梁啟超 《中國改革財政私案》七:“於是人人嚮風,爭欲效之。”
前記
(1).以前的記載。 漢 劉向 《新序·節(jié)士上》:“ 子臧 曰:‘前記有之:圣達節(jié),次守節(jié),下不失節(jié),為君非吾節(jié)也?!?/p>
(2).編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說明、介紹一類文字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趙家璧》:“中央怕《豎琴》前記,真是膽小如鼷。” 巴金 《探索集·灌輸和宣傳》:“我的唯一辦法就是在自己的作品書前寫序,寫小引,寫前記,書后寫后記,寫附記,寫跋?!?/p>
得無
得無 (déwú) 恐怕,是不是。常和“耶”構(gòu)成表推測性的疑問句 whether or not;perhaps;I think 若輩得無苦貧乎?!鳌?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趙嘏名句,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