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蓑青蒻霞上臥,不知畢逋明視東西過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寄題張仲寅甘老堂》:
屏山十論擇圣心,甘老十論刮古今。
古今刮得都見髓,持獻(xiàn)玉工逢刖趾。
玉皇左相華陽封,上與阿且雙周公。
薦渠金門可登仕,金門送渠外臺試。
渠儂掉頭不肯行,有雪可釣月可耕。
恩山紫蕨椽來大,恩江白魚船樣個(gè)。
綠蓑青蒻霞上臥,不知畢逋明視東西過。
注釋參考
青蒻
青嫩的香蒲。 宋 蘇軾 《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晚入飛英寺分韻得“月明星稀”四字》之一:“蒲蓮浩如海,時(shí)見舟一葉。此間真避世,青蒻低白髮?!?清 厲鶚 《澡蘭香·癸丑淮南重午用吳夢窗韻》詞:“立盡梅陰,晚雨猶鳴青蒻?!?/p>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畢逋
(1).鳥尾擺動(dòng)貌。《后漢書·五行志一》:“ 桓帝 之初,京都童謡曰:‘城上烏,尾畢逋,公為吏,子為徒。’” 南朝 梁 吳均 《城上烏》詩:“嗚嗚城上烏,翩翩尾畢逋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鄴中行》:“鳥烏聲樂臺轉(zhuǎn)高,各自畢逋夸疐尾?!?/p>
(2).烏鴉的別稱。 唐 顧況 《烏夜啼》詩之一:“畢逋發(fā)刺月銜城,八九雛飛其母驚。” 宋 楊萬里 《羲娥謠》:“ 羲和 夢破欲啟行,紫金畢逋啼一聲?!?清 曹寅 《鴉鳴歌》:“紅窗夢破吚嚘啞,古樹風(fēng)搖畢逋尾?!?/p>
明視
亦作“ 明眎 ”。原為古代祭宗廟所用兔的特稱。后為兔的別名?!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凡祭宗廟之禮……兔曰明視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兔肥則目開而視明也?!?唐 韓愈 《毛穎傳》:“ 毛穎 者, 中山 人也。其先 明眎 ,佐 禹 治東方土,養(yǎng)萬物有功,因封於 卯 地?!?明 盧若騰 《島居隨錄》卷下:“兔上唇缺,目不瞬而瞭然,故《禮記》謂之明眎?!?/p>
東西
東西 (dōngxī) 東面和西面 east and west 東西植松柏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從西到東的距離 from east to west 縱有健婦把鋤犁,禾生隴畝無東西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 中國東西5000公里 泛指四方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,south,west and east 叫囂乎東西?!啤?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東西 (dōngxi)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thing 吃東西 寫東西 特指人或動(dòng)物(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) people and animal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,別理這東西,小心吃了他們的虧。——曹禺《雷雨》楊萬里名句,寄題張仲寅甘老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