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鳴雁行》:
鳴雁{左嗈右隹}{左嗈右隹}來自北,一一銜蘆度深磧。
空受嚴霜捐羽毛,不為征人寄消息。
散落湘吳無定所,或寄平川或洲渚。
相喚相呼不亂群,非比寒鴉無次序。
弋者多懷害爾心,棲宿須尋煙水深。
注釋參考
棲宿
亦作“棲宿”。寄居;止息。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江浦之間生么蟲,其名曰焦螟,羣飛而集於蚊睫,弗相觸也。棲宿去來,蚊弗覺也?!薄稘h書·朱博傳》:“又其府中列柏樹,常有野烏數(shù)千棲宿其上,晨去暮來。” 南朝 梁 吳均 《春怨》詩:“萬里斷音書,十載異棲宿?!?唐 元稹 《大觜烏》詩:“百巢同一樹,棲宿不復疑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二班》:“先生,余亦避難石室,幸可棲宿,敢屈玉趾,且有所求。”
煙水
亦作“煙水”。霧靄迷蒙的水面。 唐 孟浩然 《送袁十嶺南尋弟》詩:“ 蒼梧 白云遠,煙水 洞庭 深?!?宋 辛棄疾 《沁園春·靈山齊庵賦》詞:“新堤路,問 偃湖 何日,煙水濛濛?” 明 文徵明 《石湖》詩:“ 石湖 煙水望中迷,湖上花深鳥亂啼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煙水淼茫,廬舍遮映?!?/p>
釋文珦名句,鳴雁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