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未知佚名《古人談讀書》:
論語。
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。
。
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
。
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。
朱熹。
余嘗謂:讀書有三到,謂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
心不在此,則眼不看仔細,心眼既不專一,卻只漫浪誦讀,決不能記,記亦不能久也。
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
心既到矣,眼口豈不到乎?曾國藩。
蓋士人讀書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識,第三要有恒。
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;有識則知學問無盡,不敢以一得自足,如河伯之觀海,如井蛙之窺天,皆無識者也;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。
此三者缺一不可。
注釋參考
缺一不可
缺一樣也不行。 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雪堂問潘邠老》:“我以子為師,子以我為資,猶人之於衣食,缺一不可?!?/p>成語解釋少一樣也不行。缺一不可出處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回:“林沖道:‘只今番克敵制勝,便見得先生妙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,先生不必推卻。’”使用例句每個學生都要德智體全面發(fā)展,三者缺一不可。
佚名名句,古人談讀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