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書心若此,不枉系金章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(次用本韻)》:
南雨來多滯,東風(fēng)動即狂。
月行離畢急,龍走召云忙。
鬼轉(zhuǎn)雷車響,蛇騰電策光。
浸淫天似漏,沮洳地成瘡。
慘淡陰煙白,空蒙宿霧黃。
暗遮千里目,悶結(jié)九回腸。
寂寞羈臣館,深沉思婦房。
鏡昏鸞滅影,衣潤麝消香。
蘭濕難紉佩,花凋易落妝。
沾黃鶯翅重,滋綠草心長。
紫陌皆泥濘,黃污共淼茫。
恐霖成怪沴,望霽劇禎祥。
楚柳腰肢亸,湘筠涕淚滂。
晝昏疑是夜,陰盛勝于陽。
居士巾皆墊,行人蓋盡張。
跳蛙還屢出,移蟻欲深藏。
端坐{1|1}交游廢,閑行去步妨。
愁生垂白叟,惱殺蹋青娘。
變海常須慮,為魚慎勿忘。
此時方共懼,何處可相將。
已望東溟禱,仍對北戶禳。
卻思逢旱魃,誰喜見商羊。
預(yù)怕為蠶病,先憂作麥霜。
惠應(yīng)施浹洽,政豈假揄揚。
祀典修咸秩,農(nóng)書振滿床。
丹誠期懇苦,白日會昭彰。
賑廩周饑戶,苫城備壞墻。
且當(dāng)營歲事,寧暇惜年芳。
德勝令災(zāi)弭,人安在吏良。
尚書心若此,不枉系金章。
注釋參考
尚書
尚書 (Shàngshū)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。“尚”即“上”,《尚書》意即上古之書。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,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,如《堯典》、《皋陶謨》、《禹貢》等。西漢初存二十八篇,用當(dāng)時通行文字書寫,即《今文尚書》。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(fā)現(xiàn)的《古文尚書》,已佚。東晉梅賾(一作梅頤、枚頤)又偽造《古文尚書》。后來《十三經(jīng)》中的通行本,即《今文尚書》與梅氏偽書的合編,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,至清漸成定論。今文各篇內(nèi)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,如《盤庚》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、《禹貢》記述戰(zhàn)國時黃河、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書 (shàngshū) 中國古代官名。執(zhí)掌文書奏章。作為官名,始置于戰(zhàn)國時,或稱“掌書”。秦為少府屬官,漢武帝提高皇權(quán),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,地位逐漸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設(shè)置,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?!龂瘛?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上書乞骸骨,征拜尚書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minister (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) 兵部尚書心若
猶心順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吾知所樂,獨樂六龍,六龍之調(diào),使我心若。”
不枉
不冤枉,表示事情沒有白做。 唐 韓愈 《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》詩:“不枉故人書,無因帆江水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五:“消得一人,因君狂蕩,不枉!不枉!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:“小兄不遠千里而來,得見妹子玉貌,真?zhèn)€是不枉奔波走這遭了?!?杜鵬程 《保衛(wèi)延安》第一章:“只要我親手殺死幾個敵人,就不枉黨和 mao{1-1}主{1|1}席 教育了我一場,我死也甘心。”
金章
(1).金質(zhì)的官印。一說,銅印。因以指代官宦仕途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建除》詩:“開壤襲朱紱,左右佩金章?!?錢振倫 注引《文選·孔稚圭<北山移文>》注:“金章,銅印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陪柏中丞觀宴將士》詩之一:“無私齊綺饌,久坐密金章?!?仇兆鰲 注:“金章,金印也?!?宋 柳永 《玉樓春》詞:“星闈上笏金章貴。重委外臺疏近侍?!?清 蔣士銓 《桂林霜·告變》:“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黨,只好死抱金章瘞 北邙 ?!?/p>
(2).古代高級官員的官服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上:“﹝ 魚朝恩 ﹞翌日於上前奏曰:‘臣you{1~1}男 令徽 位處眾僚之下,愿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?!衔醇罢Z,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, 令徽 即謝於殿前。上雖知不可,強謂 朝恩 曰:‘卿兒著章服大宜稱也?!?/p>
白居易名句,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(次用本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