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希逢《和平政橋》:
潮之距京數(shù)千時(shí),長短郵亭幾屈指。
腳踏富沙路恰分,山傍云飛峰亂起。
低頭萬時(shí)瞰長江,如羊很石爭跳梁。
篙師駢首帽裹黃,舟行如飛電掣光。
褰裳淺不比涉洧,舍安就危豈得計(jì)。
何人鞭石壓濤驚,巨川不假舟楫濟(jì)。
俶謀計(jì)直凡幾緡,千柱津梁談笑成。
遂令深谷化平陸,飛翚直上凌空青。
行盡吳頭并楚尾,多少風(fēng)光經(jīng)眼底。
勝絕未有如此橋,虹光映水洞表里。
春來雨漲添洪波,波底森森劍戟羅。
群魚撥刺慣砰磕,躍水欲作龍騰梭。
示寒石卷浪花雪,清曉日浴金盤赤。
更如鏖戰(zhàn)萬鼓鳴,俯觀顏容變行客。
人間無限事不平,吞恨飲氣那能名。
誰能似此翻長舌,日夜怒號(hào)如訴聲。
注釋參考
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(gè)人類社會(huì)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?!鳌?于謙《石灰吟》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?!巍?沈括《夢(mèng)溪筆談》無限
無限 (wúxiàn) 沒有盡頭;沒有限量 infinite;immeasurable;boundless limitless 前程無限不平
不平 (bùpíng) wrong;grievance;injustice;indignant;resentful 不公平 不公平的事 因不平的事而激動(dòng),憤怒或不滿 先生不平,具狀其囊狼憐惜之意?!鳌ゑR中錫《中山狼傳》吞恨
猶飲恨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蕪城賦》:“天道如何,吞恨者多。” 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·悲夫》:“麟兮鳳兮,自古吞恨無已!”
飲氣
忍氣。《魏書·韓子熙傳》:“及會(huì)公卿,議王之罪,莫不俛眉飲氣,唯諮是從?!?唐 李玖 《白衣叟述甘棠館西楹詩》:“浮云凄慘日微明,沉痛將軍負(fù)罪名,白晝叫閽無近戚,縞衣飲氣只門生。” 清 黃景仁 《荻港舟次遇徐遜齋太守罷官歸滇南》詩:“只有賤子感填臆,短歌飲氣別不得?!?/p>
那能
方言。怎么樣。
出處: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詞》:“凡諸形狀皆謂之態(tài),亦謂之能;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,那即若字,能即態(tài)字,猶通語言曾(俗作怎)么樣矣。”
例句:殷夫 《監(jiān)房的一夜》:“ 小王 說:‘老和尚后來那能了呢?’說著笑了?!?
趙希逢名句,和平政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