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義積諸身,諸生知所尊
出自宋代趙蕃《送交代吳共叔師禮》:
往君在太學,有類如何蕃。
仁義積諸身,諸生知所尊。
今君為主簿,又類習鑿齒。
不仁荊州士,四海名未已。
誰云斗水渾,可養(yǎng)橫海鱣。
澗壑雖阻深,松檜能參天。
群公頃爭薦,亦既升初秩。
似君許人物,豈計一階級。
圣朝開文館,政為時育才。
似君此風骨,咫尺斯蓬萊。
而我獨何者,瓦礫偶居后。
縱加刻畫工,未救無鹽丑。
古人重交契,今人顧不然。
愿君保金石,勿為燥濕遷。
飲君一卮酒,屬君千萬壽。
更欲拘君船,江頭已無柳。
注釋參考
仁義
仁義 (rényì) 寬厚正直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?!俄n非子·五蠹》 仁義之舉 〈方〉∶性情溫順,通達事理 gentle生知
謂不待學而知之。語本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上也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勖學》:“人理之曠,道德之遠,陰陽之變,鬼神之情,緬邈玄奧,誠難生知?!?宋 王禹偁 《神童劉少逸與時賢聯(lián)句》詩序:“生性如生知,辭如老成,一聯(lián)一詠,令人振驚?!?明 宋濂 《新刻<楞伽經(jīng)>序》:“經(jīng)凡一百五十一品,茲所存者,特其一爾,其言幽眇精深……欽惟皇上以生知之圣,一觀輒悟。”
趙蕃名句,送交代吳共叔師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