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譚處端《減字木蘭花》:
心顛意耍。
難辨身中真共假。
意耍心顛。
招得全生罪孽愆。
心寧意息。
定里閑閑明{1-1}慧力。
意息心寧。
道自歸而神自靈。
注釋參考
得全
(1).獲得保全。《莊子·達(dá)生》:“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,而況得全於天乎?”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如此,則刑可畏而禁易避,吏不專殺,法無二門,輕重當(dāng)罪,民命得全。”《新唐書·裴度傳》:“ 度 得全,天也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平定回部本末》:“計(jì)自去年十月至今,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,卒得全?!?/p>
(2).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?!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摇罚骸暗萌?,失全全亡?!?司馬貞 索隱:“得全,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,故云得全也?!?漢 枚乘 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臣聞得全者昌,失全者亡?!?/p>
(3).指完全具備。 清 張芳 《黛史》:“聲有逞焉,容有佚焉,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。”
孽愆
亦作“孼愆”。罪過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閻羅薨》:“我生平無多孼愆,祇有鎮(zhèn)師一旅,不應(yīng)調(diào)而悮調(diào)之,途逢???,全軍盡覆。”
譚處端名句,減字木蘭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別搶我座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