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劉《送甥回崇仁》:
萬里七年艱險同,我車西去子舟東。
教兒強(qiáng)學(xué)先循理,嫁女隨宜莫諱窮。
注就歐詩勤琢削,續(xù)成漢紀(jì)更磨礲。
鄉(xiāng)人借問碧雞使,萬卷書中一老翁。
注釋參考
強(qiáng)學(xué)
1.亦作"強(qiáng)學(xué)"。 2.勤勉地學(xué)習(xí)。循理
依照道理或遵循規(guī)律?!盾髯印ぷh兵》:“義者循理,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?!薄稘h書·徐樂傳》:“間者, 關(guān) 東五穀數(shù)不登,年歲未復(fù),民多窮困,重之以邊境之事,推數(shù)循理而觀之,民宜有不安其處者矣。” 宋 曾鞏 《<梁書>目錄序》:“既圣矣,則無思也,其至者,循理而已?!薄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澳銈冞谎?!出家人,怎么不分內(nèi)外!”
隨宜
(1).猶隨即。《后漢書·質(zhì)帝紀(jì)》:“今遣使者案行,若無家屬及貧無資者,隨宜賜卹,以慰孤魂。”
(2).便宜行事。謂根據(jù)情況怎么辦好便怎么辦。《資治通鑒·漢獻(xiàn)帝建安五年》:“其民間小事,使長吏臨時隨宜,上不背zheng{1-1}法,下以順百姓之心?!?/p>
(3).隨意,不經(jīng)意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雜藝》:“ 武烈太子 偏能寫真,坐上賓客,隨宜點染,即成數(shù)人,以問童孺,皆知姓名矣?!?王利器 集解:“‘隨宜’,即《歷代名畫記》所言‘隨意’。” 唐 元稹 《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四十韻》:“幾案隨宜設(shè),詩書逐便拈?!?/p>
(4).等閑,平平常常?!抖鼗妥兾募そ的ё兾摹罚骸皥@人叉手具分披:‘園主富貴不隨宜,現(xiàn)是東宮皇太子,每日來往自看之。’” 蔣禮鴻 通釋:“這里應(yīng)解釋作等閑,‘不隨宜’意即非同小可?!?/p>
(5).隨便,馬馬虎虎。 宋 梅堯臣 《送薛氏婦歸絳州》詩:“隨宜具奩箱,不陋復(fù)不鄙?!?宋 陳師道 《放歌行》之二:“説與旁人須早計,隨宜梳洗莫傾城。”
(6).到處都適宜,無處不宜。 元 牟巘 《溪邊釣船》詩:“莫出前溪去,隨宜下釣鉤?!?/p>
諱窮
謂嫌憎困厄潦倒。《莊子·秋水》:“ 孔子 曰:‘來!吾語汝。我諱窮久矣,而不免,命也;求通久矣,而不得,時也。’” 成玄英 疏:“諱,忌也,拒也。窮,否塞也?!?宋 陳師道 《五子相送至湖陵》詩:“中年患別多作別,早日諱窮常得窮?!?清 孫枝蔚 《歲暮寓中遣懷》詩之四:“之子知宜室,吾家不諱窮?!?/p>
李劉名句,送甥回崇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海貍刀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