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路急賢饑渴似,不須銜袖子公書
出自宋代陳造《送吳子隆節(jié)推之官信州五首》:
行行幕府泛蓮初,井井官曹游刃馀。
當(dāng)路急賢饑渴似,不須銜袖子公書。
注釋參考
當(dāng)路
當(dāng)路 (dānglù) 路中間 in the way 他站在當(dāng)路望了一會兒 掌握政權(quán) be in power 奸臣當(dāng)路急賢
重賢;急于求賢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求薦賢士詔》:“庶同則哲之明,稱朕急賢之旨?!?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》卷上:“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學(xué)士來。時 元崇 為翰林學(xué)士,中外榮之。自古急賢待士,帝王如此者,未之有也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三:“先是 高宗 南渡,急賢如饑渴。”
饑渴
(1).腹餓口渴。《詩·王風(fēng)·君子于役》:“君子于役,茍無飢渴?!?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二》:“此蛇所以致鳥雀而捕之者,今留付汝,幸善飼之,勿令飢渴。” 艾青 《春》詩:“而這古老的土地呀,隨時都像一只飢渴的野獸,舐吮著年輕人的血液,頑強的人之子的血液?!?/p>
(2).比喻期望殷切,如飢似渴。《孔叢子·公儀》:“君若飢渴待賢,納用其謀,雖蔬食水飲, 伋 亦愿在下風(fēng)。” 清 李漁 《風(fēng)箏誤·遣試》:“小生方在驚疑之際,彼婦正在飢渴之中?!?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五章二:“對于飢渴著勝利的老百姓,即使小敗已經(jīng)就是好消息了,何況還是‘大捷’?!?/p>
(1).腹餓口渴。饑,通“ 飢 ”?!渡叹龝?zhàn)法》:“民倦且饑渴。”
(2).比喻期望殷切,如飢似渴。 宋 曾鞏 《到亳州與南京張宣徽啟》:“始敢通牋記參候之禮,庶幾將心誠饑渴之勤載省孤蒙?!?/p>
不須
不用;不必?!逗鬂h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?!?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(fēng)細(xì)雨不須歸。”《警世通言·萬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。”
子公
漢 陳湯 的字。 西漢 成帝 時, 湯 為車騎將軍 王音 所信用。郡守 陳咸 曾多次送 湯 財物,給 湯 寫信,以求“得入帝城”。后竟征為少府。事見《漢書·陳咸傳》。 宋 黃庭堅 《靜居寺上方南入一徑有釣臺感之而作》詩:“獨吟嘉橘頌,不遺 子公 書。”
陳造名句,送吳子隆節(jié)推之官信州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