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冠弭棹興非淺,戴笠乘車誓莫違
出自宋代賀鑄《送漢陽刑獄掾鄒永年解官歸養(yǎng)》:
高歌每憶故山薇,笑擲青衫換彩衣。
竟為蒼生安石起,本來男子次君歸。
脫冠弭棹興非淺,戴笠乘車誓莫違。
明日渡江聊贈(zèng)別,武昌官柳尚依依。
注釋參考
脫冠
(1).脫帽。 唐 韓愈 《送惠師》詩:“脫冠翦頭髮,飛步遺蹤塵?!?/p>
(2).脫去冠冕。喻官吏去職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九日從宋公戲馬臺(tái)集送孔令》詩:“歸客遂海隅,脫冠謝朝列?!?唐 羊士諤 《息舟荊溪呈李功曹》詩:“勉君脫冠意,共匿無何鄉(xiāng)?!?/p>
弭棹
亦作“ 弭櫂 ”。停泊船只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九日從宋公戲馬臺(tái)集送孔令》詩:“弭棹薄枉渚,指景待樂闋。” 唐 陳子良 《入蜀秋夜宿江渚》詩:“我行逢日暮,弭櫂獨(dú)維舟。” 宋 賀鑄 《擁鼻吟·吳音子》詞:“別酒初銷,憮然弭櫂蒹葭浦?;厥撞灰姼叱?,青樓更何許?!?元 盧摯 《黑漆弩·晚泊采石》曲:“記朝來黯別 江 濱,又弭棹娥眉晚處?!?/p>
戴笠乘車
古代 越 地風(fēng)俗淳樸,凡初與人交,即封土壇,祭以雞犬,祝曰:“卿雖乘車我戴笠,后日相逢下車揖;我步行,君乘馬,他日相逢君當(dāng)下。”意即不以貴賤而使交情有所變易。見 晉 周處 《風(fēng)土記》。后以“戴笠乘車”喻貧賤之交或貴賤相逢,不忘舊交。 清 許寶善 《集賢賓·友硯齋》套曲:“莽天涯似星云散,問何時(shí)更戴笠乘車?”
賀鑄名句,送漢陽刑獄掾鄒永年解官歸養(yǎ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恐怖日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