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新晴》
雨葉玲瓏曉日明,經(jīng)旬風(fēng)雨得初晴。
欹眠歇盡人間念,時(shí)聽幽禽一兩聲。
注釋參考
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(gè)人類社會(huì)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?!鳌?于謙《石灰吟》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?!巍?沈括《夢(mèng)溪筆談》時(shí)聽
時(shí)人的視聽。 漢 蔡邕 《朱公叔謚議》:“懼禮廢日久,將詭時(shí)聽。” 唐 柳宗元 《<楊評(píng)事文集>后序》:“雖其言鄙野,足以備於用。然而闕其文采,固不足以竦動(dòng)時(shí)聽,夸示后學(xué)。” 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凡典雅之詩,皆不合時(shí)聽?!?/p>
幽禽
鳴聲幽雅的禽鳥。 唐 賈島 《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》詩:“極浦清相似,幽禽到不虛?!?宋 陸游 《西村》詩:“茂林風(fēng)送幽禽語,壞壁苔侵醉墨痕?!?明 高啟 《天平山》詩:“高鶻有危棲,幽禽無俗哢?!?/p>
一兩
(1).計(jì)量單位。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。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,一兩為十錢?!痘茨献印ぬ煳挠?xùn)》:“十二銖而當(dāng)半兩,衡有左右,因倍之,故二十四銖為一兩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辨物》:“十六黍?yàn)橐欢?,六豆為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?!薄端问贰ぢ蓺v志一》:“一兩者,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。”
(2).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?!蹲髠鳌ふ压辍贰耙詭佩\二兩,縛一如瑱,適 齊 師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,匹也?!薄吨芏Y·地官·媒氏》“凡嫁子娶妻,入幣純帛,無過五兩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古者二端相向卷之,共為一兩?!?/p>
(3).猶一雙。 明 劉績(jī) 《憶原上人》詩:“一兩棕鞋八尺藤,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?!?/p>
(4).指少數(shù)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華佗傳》:“若當(dāng)灸,不過一兩處,每處不過七八壯,病亦應(yīng)除?!薄稌x書·紀(jì)瞻傳》:“然失之者億萬,得之者一兩耳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九回:“誰敢望‘請(qǐng)’,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?!?老舍 《正紅旗下》二:“母親是不喜歡算計(jì)一兩文錢的人?!?/p>
一輛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贰芭\嚽伞?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車一乘為一兩?!?/p>
陸游名句,新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指尖逃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