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汝騰《答高計使韻》:
使承帝若予工,膴膴周原布惠風(fēng)。
正似公權(quán)懷筆諫,豈如后蔡譜茶功。
春盈夏涸疑神水,茶苦飴甘屬太空。
芹獻(xiàn)固知仍舊比,采蘩泂酌亦昭忠。
注釋參考
公權(quán)
(1).朝廷所賦之權(quán)。 唐 雍陶 《罷還邊將》詩:“白鬚虜將話邊事,自失公權(quán)怨語多?!?/p>
(2).指公法所賦予的權(quán)利,公民權(quán)。 孫中山 《大總統(tǒng)通令開放蛋戶惰民等許其一體享有公權(quán)私權(quán)事》:“為此特申令示:凡以上所述各種人民,對於國家社會之一切權(quán)利公權(quán)……切許一體享有,毋稍歧異,以重人權(quán),而彰公理。”
筆諫
謂借用書法運筆的道理諷喻勸諫。《舊唐書·柳公權(quán)傳》:“ 穆宗 政僻,嘗問 公權(quán) 筆何盡善,對曰:‘用筆在心,心正則筆正?!细娜?,知其筆諫也?!?宋 蘇軾 《柳氏二外甥求筆跡》詩之二:“何當(dāng)火急傳家法,欲見 誠懸 筆諫時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二:“余外舅家收 柳公權(quán) 親筆啟草二十四……前輩俱跂為 柳 筆,然非 柳 亦不能造此,但啟中有筆諫之語,豈它人上 柳 啟, 柳 自書之耶?”
趙汝騰名句,答高計使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