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華月》:
華月流春宵,散我高林影。
披衣步其下,愛(ài)此掃地靜。
吾心方浩然,萬(wàn)境一澄瑩。
徙倚玉繩低,寂寥沉遠(yuǎn)聽(tīng)。
注釋參考
華月
(1).皎潔的月亮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(shī)·效劉楨<感遇>》:“華月照方池,列坐金殿側(cè)。” 唐 杜甫 《夏夜嘆》詩(shī):“昊天出華月,茂林延疎光?!?明 劉基 《次韻和石末公元夜之作》:“八表流云澄夜色,九霄華月動(dòng)春城?!?/p>
(2).喻盛時(shí)。《文選·劉鑠<擬古詩(shī)>》:“芳年有華月,佳人無(wú)還期。” 劉良 注:“芳年、華月,喻盛時(shí)也?!?/p>
春宵
春宵 (chūnxiāo) 春夜 spring night 共度春宵張耒名句,華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