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中孚《茶嶺》:
天柱峰頭撥曉云,靈芽一寸得先春。
紫芹綠筍方知貴,雷發(fā)槍旗未足珍。
注釋參考
天柱
(1).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?!痘茨献印椥斡枴罚骸拔粽?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,怒而觸 不周之山 ,天柱折,地維絶?!薄渡癞惤?jīng)·中荒經(jīng)》:“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,圍三千里周圓如削?!?唐 王勃 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地勢極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遠?!?郭沫若 《女神·女神之再生》詩:“黨徒們呀,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!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!碰壞!”
(2).比喻負重任者。 田漢 《關(guān)漢卿》第五場:“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《正氣歌》,才知道現(xiàn)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、天柱,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?!?/p>
(3).耳的別名?!短接[》卷三六六引《長沙耆舊傳》:“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,相師曰:‘耳為天柱,今君耳城郭,必典家邦?!?/p>
(4).山名。在 山東 平度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山東七·萊州府》:“ 天柱山 ,州( 平度州 )北五十里,絶頂巉巖,聳立如柱?!?/p>
(5).山名。又名 霍山 。在今 安徽 。 西漢 元封 五年(公元前106年) 武帝 南巡,登其山,號為南岳,即此?!妒酚洝ば⑽浔炯o》:“上巡 南郡 ,至 江陵 而東,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?!?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:“ 潛縣 屬 廬江 , 南岳 霍山 也?!?/p>
(6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余杭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浙江二·杭州府》:“﹝ 大滌山 ﹞其右為 天柱山 ,高六百六十丈……為第五十七福地?!?/p>
(7).山名。 陜西 岐山 的別名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陜西四·鳳翔府》: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?!?/p>
(8).星名。屬于東方七宿中的角宿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三臺六星,兩兩而居,起文昌,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公之位也?!薄缎墙?jīng)》卷上:“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(nèi),近東垣,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?!?/p>
峰頭
1.亦作"峰頭"。 2.峰頂。靈芽
(1).瑞草。 唐 許敬宗 《賀杭州等龍見并慶云朱草表》:“非煙五色,雜云旗於翠華;朱草三英,代靈芽於芳籍。”
(2).指茶葉。 唐 柳宗元 《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》:“復此雪山客,晨朝掇靈芽。” 宋 黃儒 《品茶要錄》:“前此茶事未甚興,靈芽真筍,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?!?清 曹寅 《游仙詩三十韻和汪蘿山》之二一:“ 武彝 初致紫靈芽,答貺包魚禮未奢。”
(3).神明本性?!端帋煴驹腹Φ聦毦怼罚骸叭鐏硭氖嗽干?,普度 恒 沙世間人。歸家永證無生地,靈芽接續(xù)未來因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制譜》:“待譜他月里清音,細吐我心上靈芽?!?/p>
一寸
(1).十分為一寸。引申為微少。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蟻冬居山之陽,夏居山之陰,蟻壤一寸而仞有水?!?漢 賈誼 《新書·五美》:“一寸之地,一人之眾,天子無所利焉,誠以定治而已?!薄稌x書·庾亮傳》:“冒親以求一寸之用,未若防嫌以明至公?!?宋 楊萬里 《初夏》詩之一:“雨后覓春無一寸,薔薇花發(fā)釅燕脂?!?/p>
(2).指心。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,故稱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答王鞏》詩:“我有方外客,顏如瓊之英,十年塵土窟,一寸冰雪清?!?明 何景明 《過先墓》詩:“一寸未忘游子線,萬年難覓 老萊 衣?!?/p>
(3).指光陰。 唐 李嶠 《書》詩:“請君看入木,一寸乃非虛?!眳⒁姟?一寸陰 ”。
先春
(1).茶的異名。 唐 盧仝 《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》詩:“仁風暗結(jié)珠琲瓃,先春抽出黃金芽?!?宋 沉遘 《七言贈楊樂道建茶》詩:“ 建溪 石上摘先春,萬里封包數(shù)數(shù)珍。”
(2).猶早春。 明 張居正 《賀瑞雪表》之一:“兆豐穰于嗣歲,啟農(nóng)扈于先春。” 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<虞山妖亂志>撰人》:“兩公以先春行,余以孟冬從。”
陳中孚名句,茶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